8月27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白天鹅宾馆,携手非遗传承人罗敏欣,在白天鹅宾馆粤书吧举办广式红木宫灯文化体验活动,通过沉浸式红木宫灯制作体验,将“粤式非遗”印象烙进游客的中秋记忆里。
广式红木宫灯起源于明代,是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随着非遗与文旅融合发展走向深化,旅游景点融入非遗元素的实践和成效也日益彰显。自2021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将省内非遗项目引入白天鹅宾馆“粤书吧”以来,“非遗进书吧”阅读推广活动已完成了“佛山木版年画”和“灰塑”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推广,获得参与活动游客的普遍好评。
本次广式红木宫灯文化体验活动是“非遗进书吧”系列活动第三场,在同为非遗项目的“中秋节”前夕,两项非遗项目共同发力,吸引了30组共60位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参加,最小的6岁,最大的62岁。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罗敏欣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广式红木宫灯发展历史、制作流程、工艺特点和传承故事,并现场示范在毛玻璃上反向作画的纯熟技艺。游客们也积极拿起画笔,认真创作风格独特的宫灯画。罗敏欣亲自创作的“粤书吧”主题标识玻璃画与游客们即兴创作的“中秋”主题玻璃画逐片插入组装好的宫灯框里,一盏独一无二的中秋专供“非遗阅读宫灯”在粤书吧被点亮,活动进入高潮。
游客们提着自己创作的广式红木宫灯走出粤书吧,融入白天鹅宾馆著名的“故乡水”景点打卡拍照,成为一个个行走的非遗代言人。
本次手到、眼到、心到的通感式阅读体验活动,是“非遗进书吧”阅读推广模式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也是文旅携手促进非遗发展的又一次成功探索。随着越来越多非遗项目与粤书吧联袂,“非遗进书吧”这种阅读赋能文旅融合及非遗发展模式带来的共赢效益将更加凸显。

广式宫灯照书吧

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罗敏欣(右一)介绍灯架组装技巧

罗敏欣(左三)与游客代表、广州白天鹅宾馆代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员共同展示主题玻璃灯画

游客带上宫灯打卡“故乡水”景点

游客带上宫灯,结伴参观粤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