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看见”的古典音乐

作者:萧婉仪 来稿:少儿部 摄影者:黄曼华、杨文靖、周潇芸 发布时间:2022-09-01 阅读数: 

音乐与文字一样,都蕴含着滋养人心的力量。2022年7月,中图少儿创意阅读营以“被‘看见’的古典音乐”为主题,开展4期“读与乐”系列活动,通过创作思维导图,多感官体验、音乐游戏互动等形式,引领少儿读者与艺术和阅读结缘。

音乐是用耳朵听的,怎么能被看见呢?资深媒体人、音乐素养推广人王春燕老师引导孩子们思考,想象古典音乐中一个个音符化成骑着自行车的“小精灵”,在眼前翻滚跳跃的场景。小读者们以一段乐曲为引,在脑海中配上生动的画面,再为“看见”的画面写下一段细致的描述。热烈的分享讨论后,王老师围绕音符、乐器、调性、印象四个要素为孩子们揭开音乐能“被看见”的秘密。音乐家通过音符的长短、音高的变化,使音乐的语言有了表达的意义。孩子们从《命运交响曲》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两首曲子中感受古典音乐强有力的“开始”,利用思维导图自由地表达对古典音乐的感知。

有趣的音乐互动游戏引领小读者进入奇妙深邃的音乐世界,极具色彩与画面感的《动物狂欢节》则将小读者们带入森林狂欢派对。王老师引导小读者们在多变的节奏与旋律之中寻找动物的足迹:沉着有力的顿音象征着狮王迈着威严的脚步走来,轻缓的琶音描绘清水的波动,弦乐器的颤音刻画鸟儿振翅的场景。不同的音乐调性还能表达不同的情绪,作曲家在柔情的小调和光明的大调之间形成对比,就如画家为了戏剧性的效果而设计的明暗对比。小读者们在开放、明亮的大调音乐中感受豁达开朗,在小三和弦为主和弦的小调曲子中感受浪漫和柔情。

古典音乐经受了时间的考验焕发出永恒的光彩,具有深厚的思想与文化内涵。7月中图少儿创意阅读营“读与乐”活动,陪伴孩子们品味古典音乐的纯净与和谐,培养少年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力与领悟力,从音乐中汲取精神力量,传递阅读乐趣。

王春燕老师带领小读者“看见”古典音乐

小读者积极表达对古典音乐的认知

小读者与王老师讨论古典乐曲的“看点”

动听的乐曲引发小读者的共鸣

变调游戏帮助小读者进一步了解曲调的样式

小读者尝试用思维导图将乐曲“可视化”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