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宝石、象牙,古老的西文书籍用材讲究、富丽堂皇;皮质的封面、五彩的搭头布、大理石纹环衬页,西文书籍的结构精美,实用且美观。如今我们常见的图书,不论是精装还是平装,多是沿用西文书籍的传统装帧形式。11月14日下午,“中图悦读会”古书之美系列活动,聚焦西方书籍,由我馆古籍保护中心青年古籍修复师祖巍向读者揭示西文书籍装帧的奥妙。
最初的书起源于人们把手写稿和印刷稿组装起来,方便公认、查阅和研读。由于要组装,就有了怎么组装的学问,书籍装帧这门工艺应运而生。纸张出现以前,树皮、木头、纸莎草、金石、兽皮等都曾做过书籍载体。祖巍用丰富的图文介绍古代西方的书籍材料,如公元前196年的罗塞塔石碑、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死海古卷》等。中古时期的西文书籍装帧形式精致考究,用材奢华,往往与时代、宗教等因素有关,有圣坛式装帧、拜占庭式装帧、穆德哈尔式装帧、羊皮纸装帧等。
熟悉西文书籍的演变过程后,读者开始进行装帧手工体验。一本西文装帧的样书,结构较为复杂,制作程序也较为繁琐。即使是最简单的平装书也包括折页、打孔、锁线、浆背、上封面等诸多步骤。馆员提前为读者准备了折好的内页纸、封面纸等材料,并提供弯针、线、剪刀、白乳胶、起脊架等工具。整个制作过程中,难度最大、耗时最长的是书帖锁线。读者需要学习一种新的缝线方法,注意走线方向、锁线技法等。在书籍的浆背环节,需要两个人合力完成,大家默契配合,共同完成精美的西文平装书装帧。
西方书籍装帧被称为“艺术中的灰姑娘”,在细节处暗藏玄机。本期“古书之美”为读者呈现了西方的书籍装帧工艺,让读者感受美的熏陶,知晓装帧的实用性作用,学会保护和爱惜图书,尊重和传播优秀的知识文化。

祖巍老师与读者分享西文书装帧历史

读者聚精会神完成样书制作

读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合作完成各制作环节

读者亲手制作的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