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普法办公室公布2020-2021年全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创新创先项目征集评选活动获奖名单。我馆组织的“‘法律护航 典读有方’《民法典》宣传普及项目”被评为优秀普法项目。
作为省文化和旅游厅普法宣传的窗口单位,2020年起,我馆持续开展“法律护航 典读有方”《民法典》宣传普及项目,通过普法主题书刊荐读、融媒体普法宣传、普法专题讲座、公益法律咨询服务等,围绕与读者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生动有趣地向读者普及《民法典》和相关法律知识,助力培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风尚。
“美好生活 法典相伴”普法主题书刊荐读
我馆积极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围绕《民法典》相关主题,不断丰富法律相关纸本和电子文献资源,为读者深入学习《民法典》提供有力支撑。
为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我馆专门设立了“美好生活 法典相伴”普法主题书刊推荐区,精选《民法典》相关图书约70种和期刊约40种集中展示,方便读者借阅。馆内更增设大量《民法典》元素的宣传内容,如张贴宣传海报、派发宣传折页、在显示屏播放相关视频等,向读者宣传普及《民法典》,掀起学习《民法典》的热潮。

2020年11月,我馆在文明路总馆三楼报刊阅览室设置“美好生活 法典相伴”普法主题书刊推荐区
“与法同行 让诗与远方更美好”融媒体普法宣传
按照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求,我馆创新宣传形式,积极利用大众传媒和“三微一端”(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客户端)等新媒体,精心创作《民法典》网络文化产品,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网络讲座等形式开展灵活生动的融媒体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民法典》宣传的吸引力。
我馆把《民法典》宣传融入法治实践全过程,推行以案释法,让读者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民法典》知识,推动《民法典》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定期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如《温柔又严厉的TA,为你的一生保驾护航》《一起来图书馆学习<民法典>吧!》等,以网络社区问答的形式,图文并茂地为读者列出《民法典》中关于家庭、情感、未成年人、环境保护等常见问题的条文解读;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开展多期“普法讲堂”线上答题活动,激发读者学习《民法典》的积极性;拍摄《民法典》系列抖音短视频,贴合社会热点,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向读者普及《民法典》知识,持续营造浓厚的学习《民法典》氛围。

我馆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民法典》知识
“‘典’亮人生”系列普法专题讲座
我馆依托读者服务品牌“中山讲堂”“乐龄学堂”“E读学堂”等,与广东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广州市律师协会等合作,邀请专业律师团队,定期举办“‘典’亮人生”系列普法专题讲座。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谭玲从《民法典》具体条文入手,梳理重点与亮点,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民法典》。广东国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广州市律师协会涉外法律业务专业委员会委员吴悦艺,与老年读者一起重点解读《民法典》中涉及老年人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如意定监护、遗嘱形式、居住权制度、代位继承新范围、遗赠扶养协议等。
系列普法专题讲座注重分众化、对象化宣传,围绕老年读者、残障读者、未成年读者等不同群体的特点设置不同的讲座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法典》普及宣传教育,注重群众参与互动,增强学习宣传的实效性。

2021年5月9日,“我国民法典的亮点”普法专题讲座在我馆举办
“中图法韵”云端公益法律咨询服务
2021年6月起,我馆与广州市律师协会合作推出“中图法韵”公益法律咨询服务,携手精英律师团队,定期为读者免费提供婚姻家事、继承纠纷、知识产权法律事务、公司法律事务等多领域的专业法律信息咨询服务,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图法韵”项目主要通过网络咨询的方式开展,让读者云端与律师零距离交流,宅家防疫的同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志愿律师朱滔、冯世锋、金沙、汪翊、徐武、潘莹等分别就“隐瞒流调行踪”“校园欺凌”“粉丝应援”等热点社会问题,为读者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我馆开展“中图法韵”网络咨询服务
我馆开展的“法律护航 典读有方”《民法典》宣传普及项目深受读者欢迎,切实践行了公共文化机构的法制宣传和社会教育职能。“美好生活 法典相伴”普法主题书刊推荐区日均接待读者近万人次;“与法同行 让诗与远方更美好”融媒体普法宣传累计吸引超过5万人次参与;300多名读者现场参与了“‘典’亮人生”普法专题系列讲座,上万名读者线上回看讲座视频;“中图法韵”云端公益法律咨询服务累计收到近4000次读者留言咨询。今后,我馆将继续打造普法宣传普及活动品牌,充分发挥普法阵地作用,为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文明,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做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