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晚,我馆与iartschool爱艺术+特邀浙江音乐学院副研究馆员冯小娟作客《艺术人生 一节好课》第32期,对越剧流派进行简要介绍。约2万名越剧爱好者观看了直播。
冯小娟,浙江音乐学院艺术实践处副处长、戏剧系教师。曾担任《杨乃武》《魂断深宫》等多部原创越剧大戏的主要角色,曾连续两次获全国“群星奖”,第八届、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中国戏剧奖”,国际华人艺术节声乐大赛民族组金奖,第八届浙江省戏剧节青年演员一等奖等50多项荣誉。

浙江音乐学院戏剧系教师冯小娟(演讲者供图)
越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剧博采众长,在表演形式上借鉴京剧、昆曲、话剧等剧种,在音乐选用上不断吸收其他戏曲剧种和民歌等元素。冯老师认为越剧各流派的诞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有着以下四个条件:一必须要有代表性的剧目和成功塑造的“艺术人物形象”;二必须要有“人物音乐形象鲜明”的代表性唱段;三必须要有个性化演唱特色,尤其是曲调与润腔方面;四必须要经历时间考验及群众和传承人的传播。
越剧不同的流派主要通过不同曲调和唱法来形成各自的风格,在演唱方法上则通过发声、音色、润腔方式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韵味美。现今被大众公认的流派唱腔主要有十三大流派。冯老师通过分析经典剧目片段和现场唱腔演绎,逐一介绍各流派的特色,并细致回应了观众们提出的关于越剧学习和练习等问题。

越剧十三大流派(课程截图)
越剧清幽婉丽、优美动听、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本期一节好课,展现了百年越剧的独特魅力,将越剧艺术的种子播撒到更多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