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承载了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8月29日下午,第62期“中图悦读会”继续举办“古书之美”系列活动,以“纸寿千年,传承文明”为主题,由我馆青年古籍修复师祖巍担任主讲老师,讲解传统手工纸的种类、修复用纸的选用方法等,指导读者参与古法造纸体验,展示手工纸的深厚内涵。
古籍修复常见的纸张有宣纸、竹纸、连史纸、三桠皮纸、节包纸、龙须纸、高丽纸、封面纸等。不同纸张在原料、颜色、厚度、韧性、吸水性等方面各有特点。活动现场准备了不同的纸样分发给读者,让大家亲手感受不同纸张的特性。细心的读者还认真地把纸样的名字标注在相应的样纸上面。此外,选择古籍修复用纸时,要选与所修复古籍纸张纸性相同、厚度相似、颜色相近、帘纹相像,纸张酸碱度PH>7的纸。祖巍老师还现场演示了如何利用打浆机制作现代修复用的纸浆。
初步了解传统古法造纸工艺流程后,读者们两两合作,亲自上手抄制均匀、平整的纸张。大家发挥创意,在纸张中摆放植物花瓣或者树叶,制作出一张张形神兼具的小艺术品。
本期“中图悦读会”带读者亲自感受古纸、制作纸张,体验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尽管传统手工纸如今辉煌不再,但它那如棉似玉的温润质感、笔墨淋漓的氤氲气息、经久耐用的千年寿命,它所承载的灿烂历史和文化,依旧会绵延不绝。

第62期“中图悦读会”向读者普及手工纸知识

读者为不同类型纸样标注名称

读者体验抄纸、浇纸

读者展示自己的手工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