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杜牧,世称“小李杜”,二人是晚唐杰出的诗人代表。李商隐的诗构思新颖,其爱情诗和无题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杜牧的诗多为咏史抒怀,英发俊爽,切经世之物。为加深读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文化自信,7月25日,“国粹经典 翰墨流香”《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教育推广活动以“定向+趣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小李杜”展开。
“楚雨含情皆有托”,李商隐的诗作凄美动人而又晦涩难解,多用象喻表现其心灵世界。在意象的创新上, 李商隐以心造象、以情造象, 艺术地创造出一系列独特的“意中之象”。活动详细分析了李商隐《无题》诗中出现的意象,如青鸟、彩凤、蜡炬、春蚕、灵犀、紫府、云浆等,这些意象或出现在仙境、或出现在室内,馆员将其设计成贴纸,引导读者通过“贴贴乐”游戏为意象寻找匹配场景。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诗人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叹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读者在活动过程中赏析杜牧的咏史怀古诗《题乌江亭》《过华清宫》《题桃花夫人庙》《赤壁》,了解典故“息妫与绿珠”“乌江自刎”“亡国之音”“赤壁之战”“烽火戏诸侯”,找出每首咏史怀古诗所对应的典故。
杜牧出身于名门望族,家道隆兴,但到晚唐已衰。他政治才华出众,博通经史,为政能兴利除弊、关心人民。李商隐幼年孤苦、家境困厄,却不废学业、苦苦奋斗,而后进士及第。两人都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导致仕途坎坷,屡受排斥,怀才不遇。小课堂上,馆员讲述了在晚唐朋党之争的背景下,杜牧、李商隐各自跌宕起伏的仕履生涯。读者根据馆员的讲解,选择相应的“仕履生平关键词”,梳理出两位诗人一生中遇到的重要事件与人生转折点。
唐朝有煮汤圆的习俗吗?唐代有“人日、上元、上巳、清明、寒食、社日、重阳”七个重要节日,那时的节日风俗与现代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读者以打开“月光宝盒”的形式,从中随机抽取一个节日,进行节俗小知识竞猜,加深对大唐节日风貌的了解。此外,活动还根据李商隐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和杜牧诗句“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设置了海浪和鸳鸯形象的刺绣体验环节。
大唐的杰出文人灿若星河,异彩纷呈,各有千秋;唐朝文化兴盛繁荣,百花齐放,兼容并包。“梦回大唐”系列活动将持续带读者走近唐朝著名的文人,领略大唐的人文社会风貌,以丰富有趣的游戏形式,激发读者阅读传统文化典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承中华文明。

“梦回大唐”活动以定向闯关的形式开展

读者参与“楚语含情”环节挑战

读者认真研读“咏史怀古”环节阅读材料

馆员指导读者参与“大唐风貌”环节挑战

小课堂上馆员讲解“小李杜”的仕履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