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其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等名篇,著有《刘宾客文集》《刘梦得文集》。2月28日,《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教育推广活动以“定向+趣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带读者走近刘禹锡,领略唐朝文化。
刘禹锡生于安史之乱后,盛年时参与中唐重要的改革“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后任夔州刺史、和州刺史等官职,晚年任太子宾客。刘禹锡起起伏伏的一生从不乏真挚好友的陪伴,其中有柳宗元、白居易、裴度等,他们来往中也常作唱和、酬答诗。“余诵君和”环节以当代人微信聊天的方式,让读者判断4首诗作分别是刘禹锡与哪位好友的相互唱和、酬答之作,并现场朗诵其中一首。用民间歌谣的形式进行创作是刘禹锡作品的一个重要特色。他多次被贬至南方,那里民歌盛行,他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并学习其中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从而丰富和发展竹枝词的创作,是竹枝词早期的重要开创者。“仕履诗踪”环节回顾刘禹锡的仕途经历,赏析其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如《秋词二首·其一》《莫徭歌》《陋室铭》等,重点讲解诗中体现的刘禹锡乐观豁达、百折不挠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再由读者完成《刘禹锡贬谪生涯仕履地图》挑战任务。
本期活动还将唐代书籍主要的装帧形式“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折装”融入趣味游戏挑战中,并提供了卷轴装、经折装以及唐末开始出现的“蝴蝶装”样书展示。此外,从唐朝开始盛行的雕版印刷是书籍装帧演变史上的重要事件。活动设置了雕版印刷的体验环节,准备了刻有刘禹锡诗文的雕板、牛年生肖的雕板以及纸墨等工具,读者饶有趣味地亲自动手制作雕版印刷作品,仿佛走近旧日的时光里,在岁月的文明中穿行。
大唐杰出的文人灿若星河,异彩纷呈,各有千秋;唐朝文化兴盛繁荣,百花齐放,兼容并包。“梦回大唐”系列活动将持续带读者走近唐朝著名的文人,领略大唐的人文社会风貌,以丰富有趣的游戏形式,激发读者阅读传统文化典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承中华文明。

“大唐风貌”环节带读者了解唐代书籍装帧

读者认真阅读刘禹锡与好友的“微信聊天”

读者参与“竹枝词诗”答题挑战

读者体验雕版印刷

“仕履诗踪”环节由馆员进行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