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我馆小雏鹰文化志愿服务队又迎新成员。为了提升新队员的服务技能,2021年1月16日、17日,服务队先后举办了新队员培训和故事小雏鹰专题培训,帮助新队员们提升本领,以专业姿态投入志愿服务中。寒假期间,超过400人次的小志愿者预约到馆,为大小读者积极服务,展现了小雏鹰团队的热情面貌与责任担当。
成为合格志愿者
1月16日,第十二期小雏鹰文化志愿服务队新队员培训在我馆少儿部二楼多功能区开展。小雏鹰志愿服务队创办人、少儿部主任宋玲为43位新队员进行了详细的岗前培训。新队员围绕“义工活动要做什么”“如何做好服务”等内容,进行了积极的学习与思考。了解图书馆的方方面面,是进行志愿服务的前提和基础。跟随宋主任的介绍,新队员对馆内各服务区的功能、特色少儿活动、馆藏资源特点等有了更全面、更具体的认识。小雏鹰文化志愿服务队设置的八个岗位对队员有着不同的细致要求,宋主任借助实际案例,引导新队员理解各个岗位的服务要领:借还引导员要熟悉操作流程,活动引导员要灵活应变,环境引导员要敢于与人交流……作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既要熟悉每一个岗位的工作内容,更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志愿服务的平台积极学习新技能。宋主任特别提示各位新队员,志愿服务要做到眼里有活,更重要的是持久服务,并且对每一次服务进行总结与思考,这些都将助力大家锻炼和成长。培训现场,老队员也将自己的志愿服务经验分享给各位新队员,鼓励大家坚持服务、积极思考,尽快融入小雏鹰志愿服务团队。培训中,各位新队员认真聆听,踊跃参与互动提问,仔细记录服务要领;结束后,大家先后预约服务时间,为接下来的志愿活动做足准备。
讲好神话故事
这样讲神话故事,更精彩!1月17日,广州资深阅读推广人马雅君老师为29位故事小雏鹰传授了神话故事的讲述技巧。利用身体语言表达故事情绪,是讲好故事的第一步。马马老师借助故事演示和“外星语角色扮演”游戏,带故事小雏鹰观察表情、动作、声音、语调对情绪传达的作用,调动大家的故事细胞。故事小雏鹰们在马马老师的引导下,投入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情节中,发现了声线低沉和清脆的变换可以表达角色的不同年龄层;声音活泼和沉稳的变换可以区分角色的外向与内向……在一次次实战演练的过程中,大家体会到把控声音特点和角色特质对讲好故事至关重要。此外,巧妙设问和感叹也是让故事吸引人的关键,马马老师抛出相关疑问,点燃了孩子们的思考热情。我们在讲故事时应该在哪里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七嘴八舌的讨论让疑问有了具体的指向。答案明确的提问能让听众有参与感,引发想象的提问能让孩子们打开脑洞,体验天马行空的乐趣。马马老师最后总结:所有讲故事的技巧都离不开一个诀窍——勤练习:只有不断讲给自己听、内化吸收,坚持出门讲给别人听、外化输出,才能把故事讲得更好听、更动人。带着培训收获到的实用技巧,故事小雏鹰们在寒假期间和小读者分享了有趣的故事,一起体验到了阅读的快乐。
小雏鹰文化志愿服务队坚持培养少儿服务社会的理念,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自我提升的平台。队员们在培训与实践中掌握知识技能,培养自律、坚持、勇于担当的良好素养,不断为小雏鹰文化志愿服务团队注入新生活力,以爱心志愿服务读者,奉献社会。

少儿部主任宋玲为第十二期小雏鹰文化志愿服务队新队员培训

新队员认真了解各服务岗位并记录服务要点

老队员分享志愿服务经验

马雅君老师为故事小雏鹰开展培训,队员们踊跃参与故事练习

培训后新队员积极预约服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