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自然之美 ——记“爱心义工实验田”之自然阅读会

作者:黄曼华、杨文靖 来稿:少儿部 摄影者:杨文靖、黄曼华 发布时间:2019-09-05 阅读数: 

自然既孕育了生命,又点缀了我们的生活。2019年暑期的“爱心义工实验田”服务项目增设了自然阅读会,从色、香、味、形等多方面引导小读者们立体阅读与了解植物之美,并结合科学原理和艺术手法,挖掘蕴含在芳草间的气质与情怀。

8月,爱心义工朱佩卿老师搭档小雏鹰文化志愿者,带领小读者们开展了四场别开生面的自然阅读活动,既普及了自然趣识,又让大家增长了见闻。结合朱老师的分享,小读者积极阅读相关资料并共同讨论,认识了不同植物组织的功能与运用,了解了植物纤维的独特“个性”,正是人们改进造纸术的科学依据。活动中,小读者们还通过实验,求证了控制变量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验证了盐对色素的固色功效,尝试了用碳酸氢钠让叶脉书签的脉络更加清晰。依托我馆优美的阅读环境,小读者来到少儿部旁的番山亭下领略花草树木间的自然气息。在朱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纷纷走近番山亭,聆听羊城历史、辨别花草树木,学习植物不同脉络的形态结构,收获心仪的拓印素材,把近在眼前的自然奇趣静心收藏。

自然阅读会还教会了孩子们发现与创造生活的美。在认识不同植物特性的基础上,小读者开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站在美的角度,进行各类自然标本及工艺品的制作。朱老师特别强调要慢下来、静下心、认真想,素材的堆砌反而会扼杀美的展示,适量、恰当、适时,是自然教给我们的实用法则。小读者们用抄纸帘反复尝试,努力抄出厚薄均匀的纸张,一星一点的花叶点缀其中,使淡雅的芳草纸变得赏心悦目。而将植物与空气隔绝,能使植物永久保鲜,小读者把创意融入制作,利用几片花叶、一页封面、一把小尺,便将植物滴胶标本变成了精致又实用的艺术品。在自然阅读会中,小读者们洗刷叶脉制书签、砸击彩叶玩拓印、熬煮草药取色素,由此得到了纹路清晰的叶脉书签、带有自然图案的防蚊香囊、设计感满满的扎染彩帕,用多样的手段留存自然的美丽与色彩。孩子们在自然阅读会的作品被收于“自然阅读会联合展”中,自8月下旬起在我馆少儿部二楼展厅展出。观展的小读者们感叹,原来自然的魅力千千万万,我们只是缺少发现的灵感!

阅读自然的过程中,孩子们造纸寄意、涮脉咏情、聚芳凝神、调色泽润,既在书本阅读中加深了对自然的认识,也从手工制作中品读到自然的心声,对大自然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活动期间,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记录下小读者读懂自然、保存自然之美的精彩瞬间,更向公众分享了我馆自然立体阅读的新尝试。

自然阅读会引导小读者立体阅读自然之美

 

小读者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捞制纸浆

 

朱老师介绍图书馆内的植物特性

 

自然主题图书让小读者爱不释手

 

小读者专心制作滴胶植物标本

 

小读者从制作自然作品中感受生活的美

 

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

 

小读者在“自然阅读会联合展”作品中发现美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