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伴随着《在太行山上》慷慨激昂的旋律,“E读学堂”第25期活动“传唱英雄故事,弘扬革命精神”4月20日在我馆举行。我馆馆员何慧敏、张堩帛为读者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的英雄故事,共同缅怀两位抗日战争的音乐斗士;追溯《黄河大合唱》的创作历程,赏析《保卫黄河》的音乐情感,并了解节拍与节奏等基础乐理知识。
“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羊城的雨纷纷扬扬,那是我们的热泪涌出了心房。在华夏生死危亡之际,远在巴黎的冼星海高声呐喊“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馆员何慧敏结合馆藏数字资源,与读者共同分享了两位“人民音乐家”的革命生涯,讲述抗日期间聂耳与冼星海的音乐创作之路,推介了知网、博看网等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随后,馆员张堩帛向读者介绍了《黄河大合唱》的诞生背景,并现场与大家一起学习第七乐章《保卫黄河》的节拍、节奏特征,了解2/4拍歌曲的旋律特点,在歌声中共同追思先烈,传递红色革命精神。
四季轮转,岁月流金,这是我们的和平年代,也是无数先烈为之战斗的年代。现场读者们感触颇深,一方面受到昔日革命烈士顽强抗争的震撼,一方面为今日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活动结束后,不少读者表示希望日后能有更多音乐赏析的系列活动,讲授基础乐理知识,把理论与歌唱结合起来,丰富大家的日常生活。

馆员向读者介绍利用馆网查找图书资源的方法

馆员分享聂耳的故事

馆员向读者讲解节拍与节奏的特征

读者在试打歌曲的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