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乘着第八届广东省盲人诗歌散文朗诵大赛决赛暨第四届盲人散文创作大赛颁奖典礼的东风,全省热爱文学创作的盲人朋友们共聚一堂,与第四届盲人散文创作大赛的评委艾云老师一起交流散文创作的经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学创作水平和素养。
艾云老师是当代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广东省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作家。在她的引导下,盲人朋友在交流会上以文会友,以五月之清风为茶,共享文学之甘甜。对于散文大赛的22篇获奖作品,艾云老师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点评,肯定每篇作品有其独特的味道,赞赏写作者的赤诚真心。
一等奖获得者林英的作品《深井一对一》写得细腻又有纵深感,文章勾勒清晰,同时又能“收得回来”;何荣生的作品《眼镜情》延伸出现实意义,勉励年轻一代要懂得感恩,才能获得幸福和希望。二等奖获得者彭晓彤的作品《300年后的世界》富有想象力,而想象力正是我们灵魂的觉醒;廉秀莲的作品《感谢您,妈妈一样的老师们》是作者自传性的散文作品,传递“把爱记住了,不留仇恨”的正能量。在三等奖和优秀奖的作品中,陈观云《自传》中对生命的敬畏、林思捷《天亮之前》中优美的爱情、王际奋《面朝生态文明,拥抱新式未来》中的环保理念,都深深触动了评委和读者们的心。
艾云老师给盲人朋友们分享了四个写好散文的方法。一是学会写日记,这是直抒胸臆的散文,创作者要学会发现身边的素材和留心身边的事物。二是把近代史读透,学会根据自身的经历和历史,描写现场感。三是训练自己写好人物、天气,把平常人司空见惯的天气描写得细致深入,具有想象力。四是学会描摹,真实就是美,有想象魔力的文字比语言更美。
针对几位盲人小创作者提出的“因为未曾看见过蓝天白云,能不能把自己脑海中想象的蓝天白云写进散文中”的问题,艾云老师对他们的想法表示了极大的肯定,并且多次强调要发挥自身的想象力、珍惜自身的想象力,把想象中的蓝天白云等事物写进作品中。散文一等奖的获得者林英也分享了她的创作经验,鼓励大家多观察多想象。
南粤的五月,阳光灿烂明媚。这场思想的交流碰撞驱走了黑暗、带来了光明。愿在今后的文学创作道路上,盲人朋友们能始终保持对生活和文学的热爱,与健全人士携手共进,共享无障碍阅读,感受文学之美。

艾云老师主持无障爱读书会暨盲人散文创作交流会

散文一等奖《深井一对一》的作者林英分享创作心得

盲人创作者向老师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