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2月3日,中山讲堂第187讲邀请到了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黄河清教授作题为高扬中和雅正的中国艺术精神专题演讲,通过讲解中国艺术精神,弘扬中国文化自信。
黄河清教授1980年毕业于解放军洛阳外语学院法语专业。1985年考上浙江美术学院西方美术史硕士研究生。1987年就学于巴黎第一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1992年获艺术史博士学位。1995至1997年在中国美术学院任教。1997至1999年于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作学术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艺术史和一系列与中国当今现实密切相关的文化理论问题。主要著作有:《现代与后现代》、《全球化与国家意识的衰微》、《破解进步论为中国文化正名》、法文专著《静之象中国思想与艺术》等。
本期中山讲堂河清教授通过列举大量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绘画作品,回溯中国自古以来坚持的艺术宗旨,解读中国高扬中和雅正的艺术精神内涵,赞扬了中国古人高雅娴静的艺术审美情趣。此外,他通过分析大量作品,为读者们分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及学界相关观点,呼吁大家要学会理性分析艺术作品,警惕低俗的艺术之风。他指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也出现了部分当代艺术作家,打着前卫、创新旗号创作出一些实质和内涵别有用心的作品,这些作品的走红,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是有百弊而无一利的。而出现这些作品的原因,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不足。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从而创造出真正符合和反映中国人民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
文化立世,文化兴邦,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从艺术的角度说,进一步坚持高扬中和雅正的中国艺术精神,学会欣赏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讲座结束后,读者与来宾纷纷和老师合影交流,并表示这是一场内容丰富、令人获益匪浅的精彩讲座。

讲座现场

主讲嘉宾河清老师

河清老师与志愿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