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两极,地球的两端,世界的尽头。这里有最奇特的生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美景。太多人说,极地之美,人的一生不得不见,但并不是人人都有机缘能亲身一览极地风光。神秘的两极到底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宝藏?科研工作者眼中的南北极和我们日常的想象有什么不同?两极的现状又是如何与人类的未来息息相关?7月8日,“中山讲堂”第160讲特别邀请了著名地质学家位梦华教授以“南极北极与人类的未来”为题开讲,带领读者们探访神秘极地,关注人类未来。
位梦华教授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地质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他是最先登上南极大陆的几个中国人之一,1991年6月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1995年作为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总领队,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北极点。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洲》《南极政治与法律》《南极之梦》《美国随想与南极梦说》《南极属于谁》《冰雪世界的资源》《北极的呼唤》等,主编的丛书《神奇的北极》获第六届冰心儿童图书奖大奖和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本次讲座, 位梦华教授从宇宙的起源和地球的全貌讲起,为读者们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南极与北极的特点、位置、异同以及它们从气候、资源、战略、科学等方面对人类的影响,并结合自身多年的科考经验,介绍了两极的生物、人文和各种亲历亲闻的科考故事。两极是地球的冷却器,影响着大气对流及海洋环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又是人类的资源宝库,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淡水及生物资源;它们有着全球独一无二的战略地位,在科学研究方面更是至关重要,像臭氧层空洞和温室效应等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课题,都是在两极首先发现并展开研究的。然而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两极生态特别是北极生态受到严重影响,爱斯基摩人和当地其他生命的生存都面临着重大威胁,位教授现致力于科普文学的创作和推广,就是希望让更多的大小朋友一起来关注极地,了解极地,树立并传播保护极地的意识,共同守护人类和地球的未来。讲座过程中,位教授还跟读者们分享了许多珍藏的第一手照片和视频资料,读者们不仅从中看到了极地的纯净,生命的神奇,更看到了美景背后的科考价值和战略意义,感受到极地科研工作者们的乐观幽默和坚韧勇敢。
讲座吸引了近四百名读者到场观看。读者们纷纷表示大开眼界,很受感动,要向在寂寞中坚守的极地工作者和科研人员致敬。同步网络直播更是人气火爆,累积观看人次突破8.7万。

位梦华教授开讲“南极北极与人类的未来”

77岁高龄的位教授全程站立讲课

读者围住位教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