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宝老师谈儿童、阅读和教育

作者:熊陈 韩佳 来稿:少儿部 摄影者:熊陈 发布时间:2017-06-14 阅读数: 

5月20日,台湾著名儿童文学教授、儿童阅读推广人林文宝作客 “中图少儿阅读推广培训”,为少儿阅读推广义工和家长读者主讲“儿童、阅读与教育”。他结合儿童阅读与教育的现状,提出“要以儿童文学的观点谈儿童阅读”、“阅读是用心的不是用力的”、“要让阅读回归课堂”等见解,带给大家对儿童、阅读和教育的新认知。

林文宝老师曾任台东师范学院语教系主任、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台东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现为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荣誉教授,先后获得第三届五四儿童教育奖、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信谊特殊贡献奖等奖项,被两岸很多人亲切地称为“阿宝老师”。

《我爱书》是一本简单有趣的绘本,它讲述的是一个属于孩子们的“书世界”,有孩子们想到的和想不到的事情,而这些正是撩动孩子们对阅读的好奇和渴望的力量。阿宝老师在讲座开始时就借助这本薄薄的小书让大家知道,相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兴趣和动机的启蒙更显重要,用丰富的、有趣的书可以“诱拐”孩子走上快乐阅读之路。“任何一个学会阅读的人,都是快乐的人。”然而,还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尊重孩子的喜好则是快乐阅读的前提。对于孩子选什么书、读什么书,大人们不必过度紧张和干预。在阿宝老师看来,无论是漫画、小说还是绘本,每一种儿童文学形式都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价值,阅读文字和阅读图画也是同样重要。

林老师从《阅读的十个幸福》引申出儿童阅读的十大权利:不阅读的权利、跳页的权利、不读完整本书的权利、一读再读的权利……而在这些看似有趣的主张背后,不仅有阿宝老师多年探索的实践成果,还有诸如Chall的阅读发展理论、PIRLS的阅读理解理论、PISA的阅读素养评价框架等理论的支持。阿宝老师以幽默的语言表达出儿童阅读成长的三个关键:爱上阅读、学会阅读、透过阅读学会表达。

针对阅读推广过程中出现的用力过度的现象,阿宝老师也阐述了他的观点,阅读是用心的而不是用力的。对于课外共读一本书、专设阅读课、打造书香校园等现象,林文宝老师给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孩子们在学校的每一堂课其实本身就是阅读课,本身就是共读一本书,语文、数学、英语每一项课程背后都有专门的逻辑语言,孩子们的学习过程就是掌握这门学科逻辑语言的过程,在孩子们已经将百分之百的能量花费在课堂上的情况下,让阅读回归课堂,让课外时间由孩子自己做主,才能保护好孩子内心原始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

    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从遵从孩子的阅读兴趣出发,每一个孩子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个性,教育应当体现差异化和个性化,而学习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快乐的生活。短短两个小时的讲座,林文宝教授通过介绍优质图书,一步步引出儿童、阅读和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抛砖引玉给人以思考和启发。

 

林文宝老师主讲“儿童、阅读和教育”的培训讲座

 

林文宝老师推荐少儿阅读推广相关书籍

 

家长读者认真聆听和记录讲座的精彩内容

 

阅读推广义工与家长们深受启发

 

培训结束后阿宝老师继续为大家解答问题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