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全球危机,聚焦中国转型 —— “中山讲堂”邀请著名学者温铁军到我馆开讲

作者:苗苗 来稿:业务办公室 摄影者:谭茜 发布时间:2017-05-04 阅读数: 

虽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但全球局势风起云涌,国际格局加速调整,瞬息变换间潜藏了哪些危机?中国又该如何在这危机四伏中突出重围?怎样转型?如何崛起? 4月15日,“中山讲堂”第148讲特别邀请了著名学者温铁军教授,带读者们透视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的全球局势,聚焦这一大国际背景下的中国经济转型问题。

温铁军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还兼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乡村建设中心主任、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所所长等,兼职担任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商业部、国家林业总局、北京市、福建省等省部级单位顾问和政策咨询专家。2010年,温教授当选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总社监事,2011年经国家银监会批准担任中国农业银行非执行独立董事,2012年兼任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福建农林大学特聘教授。温教授还曾任《中国改革》、《改革内参》杂志社社长兼总编,其学术观点和研究贡献对学术界和当代社会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期讲座,温教授先从冷战时期的历史背景开始,从经济学的角度为我们详细梳理了20世纪以来真实的中国经验。已成历史的20世纪波谲云诡,起伏动荡,从“二战”转入“冷战”所形成的国际格局和思维模式至今仍对当代国际形势产生着影响,温教授鼓励大家多做史实调查和横向比较思考。随后,温教授比较了多个历史阶段下中、美和其他典型国家的具体境遇和战略政策,并指出,西方国家殖民扩张所孕育出的“现代化”,从来都伴随着巨大成本及恶性转嫁,而中国作为一个有数千年历史的农业人口大国和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超大型国家,在历史条件和国际格局的影响下,在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上遭遇了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商业资本的三大过剩,还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等制度成本内部消化的进程。如何突围?向何方转型?温教授从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两方面分析了中央政府提出生态文明理念与民生新政作为战略调整方向的及时性和必要性,并阐述了自己心中生态文明与农耕传统相辅相成的美好愿景。

短短一个多小时,温教授思接今古,纵横寰宇,不仅为读者们打开了一个回望历史、剖析现实、探寻趋势的全新视角,更展现了一个实干型经济学家的率性、激情和赤子之心。讲座结束后,许多读者仍流连在报告厅现场与教授交流感想,更有读者留言为我馆“中山讲堂”点赞,感谢并鼓励我馆多多推出精品讲座。

 

讲座现场爆满

 

主讲嘉宾温铁军教授

 

温铁军教授与志愿者合影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