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热带雨林,自然界的生物宝库,在仅占地球百分之三的土地上,汇集了世界上一半以上的物种。在11月的“探世界”活动,夜猫老师用自己的雨林经历,为小读者们再现了一段奇幻精彩的热带雨林探险之路。
参天大树覆盖下的土地,是各种动植物的安身之处;密不透风的连片树冠,是飞鸟们的理想家园。当夜猫老师一行人进入婆罗洲的热带雨林时,迎接他们的竟然是一场特殊的“白色大雨”——鸟粪雨,这奇怪的雨林“欢迎式”引得小读者们哈哈大笑。雨林中生活着不计其数的鸟类,像白鹭、岩鹭、犀鸟、蛇雕等,还有很多是小读者们闻所未闻的,例如长得像重装骑士的凤冠火背鹇、丛林隐秘高手斑姬地鸠、拥有美妙歌喉的白领翡翠鸟……通过在雨林中拍摄的一张张珍贵照片和一段段视频,夜猫老师介绍了他见到的每一种鸟类独特的生存方式。犀鸟夫妻总是出双入对,雄犀鸟在“宝宝”孵化期间会独自担起为一家人觅食的重任;青天翁喜欢吃味道涩涩的红果子;蛇雕有时会变成“走地鸡”,大摇大摆地走到人类的面前。最令人惊喜的是夜猫老师拍摄到了十年一遇的白冠犀鸟,它就像是一位仙风道骨的“神秘法师”。夜猫老师和伙伴们爬上搭建在大树上的20多米高的观鸟平台,尽最大努力寻找更多的鸟类,而且尽量避免惊扰到鸟儿们的正常生活。也许正因为如此,在观鸟过程中,鸟儿们也很“友好”地配合夜猫老师的拍摄,还不时回头任由人类捕捉镜头。大自然里的朋友也可以和人类如此亲近!
除了鸟儿们给大家带来的惊喜,森林中的其他物种也以它们的方式给孩子们展现一个个生态奇观。夜晚用电筒照向远处的丛林,眼前将出现满天“繁星”,而这些点点密布的“星光”竟然是丛林里的蜘蛛。有一种无名的小昆虫可以用树叶建造自己的“房子”,在它们的“开发”下,小小叶片可以变身为间隔合理的“起居空间”,甚至还有独立设置的“卫生间”。跟随着夜猫老师的讲述,小读者们还一起探寻了巨人弓背蚁的王国,一睹红毛猩猩的身影,看到了会飞的青蛙和滑翔的壁虎。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哥曼通溶洞的蝙蝠和雄鹰,它们之间有着亦敌亦友的奇怪关系:老鹰捕捉蝙蝠做食物,而蝙蝠又依靠老鹰淘汰种群中的弱者,自然的法则总是那么神奇有趣!
在动物们的极乐世界里,一不小心还能发现其他新的物种,夜猫老师就给小读者们展示了一种未曾命名的黑色节肢类昆虫。大自然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知识等待大家去探索和发现,即便是已有的书本知识,也需要大胆地求证。就像“捕蛛鸟”其实并不会捕蛛,它那长长的嘴巴只是为了啄取花蜜;而“捕鸟蛛”也并不捕鸟,一般只吃小小的昆虫。
夜猫老师的精彩分享让小读者们饱览了雨林中多姿多彩的生态奇观,学到了许多雨林生物知识,同时更体会到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的弥足珍贵,懂得了善待自然,爱护热带雨林这片生态净土。

夜猫老师分享在热带雨林中的所见所闻

热带雨林的动物让小读者们大开眼界

小读者们个个凝神聆听

小读者认真地记录下各种趣闻与知识

活动结束后小读者继续向夜猫老师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