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至10月18日,我馆与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江苏省口述历史研究会合作,在我馆特藏展厅举办“女界先锋——伍智梅生平史料展”。
民国时期的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是我馆的一个重要前身。市立中山图书馆建成于1933年,广东省立图书馆于1934年并入之,仍称市立中山图书馆;抗战胜利后两馆各自复馆;1955年,广东人民图书馆与市立中山图书馆合并为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市馆所有馆舍、图书、人员、设备均由该馆即今天的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接收。
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的第一任馆长就是伍智梅女士。伍智梅(1898-1956),广东新宁(今台山)人,辛亥革命烈士伍汉持之女,自幼接受新式教育,就读于广州教会名校真光书院,后进夏葛女子医学校学习,并到美国见习。回国后,她传承父母的事业,专心医学,成为图强医院的医生,并主持伍汉持医院的业务。她秉承父亲遗志,与丈夫黄建勋一起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国民革命,发动并领导广东女子参政运动,长期致力于争取女性选举权及襄助女性教育、就业、育婴等公益事宜。抗战时期,她投身抗战,为国献策,在战时救护、收养遗孤、救济贫困等方面贡献良多。作为中国近代女界先锋,她热心文化、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将公共卫生、儿童保育、女子职业教育等活动作为毕生的事业与追求。她涉足政坛近半个世纪,曾任国民党广州市党部妇女部部长、国民党候补中央委员等职,为推动中国妇女解放事业和公共卫生事业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1927年至1933年,伍智梅女士担任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为筹集建馆资金,她曾往美洲四国募款,用两年时间,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古巴四个国家,共募得美金二十多万元,折合成广东毫洋三十多万元。当时华侨中有钱人并不多,且分散在各处,伍智梅等人只能一处处跑、一点点筹集。参与捐款的华侨共有一万五千多人,最多的捐了上千元,大部分人捐十元、五元、三元,还有不少捐一元、两元,最少的捐六毛、五毛。市立中山图书馆建成以后出了一本特刊,书的正文才70多页,但书后的捐款者名录却印了差不多150页,把所有捐款人的所在地、名字、捐献数额全都郑重地记录下来。1933年10月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建成开放,伍智梅任首任馆长。她为市馆主持采购图书4.5万册,使该馆成为当时广州市内最壮观的公共图书馆,内设普通阅览室、儿童阅览室、报刊阅览室和普通参考阅览室,共250多个阅览座位。市立中山图书馆馆址现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文德分馆(少儿部)。
本次展览已于8月18日开幕,通过“烈士之女从医济世”“女权先驱中山信徒”“投身抗战为国献策”和“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四个部分,向公众展示伍智梅女士的多彩人生,及其所处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转型。
缅怀过去,纪念先贤,回顾前人创业的艰辛历程,将使我们更珍惜当下,更有信心展望未来,并继续前行。

开幕仪式上,嘉宾为展览揭幕

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筹建时的捐款芳名表(局部)

伍勲森先生因向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建馆捐款而获得的银质奖章(原件,招思虹女士捐藏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在展览现场展示的《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碑记》精拓拓片(原碑嵌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文德分馆门前)

伍智梅之孙黄坚向观众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