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的激荡——记“玩转图书馆”之“正确提问研究所”

作者:熊陈 来稿:少儿部 摄影:熊陈 发布时间:2016-1-6 阅读数: 

一个伟大的发明背后往往会有一个“美丽的提问”,然而我们常常知道怎样找到问题的答案,却很少探究如何发现问题。12月27日,“玩转图书馆”系列活动之“正确提问研究所”在我馆正式招募了数十位小小观察员,小伙伴们在盒子君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学习和研究如何正确提问题。

研究活动一开始,盒子君老师以大家司空见惯的路牌为例第一个发问:“为什么所有的路牌都是蓝底白字?为什么有的路牌大,有的路牌小?”引发小观察员们的强烈兴趣和热烈讨论。接着,盒子君提醒大家其实图书馆里也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并布置了当天的任务——提出与图书馆有关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经过紧张的讨论和分工,小观察员们针对图书馆的“图书”、“标识”、“建筑”分别成立了三个不同的问题研究小组,各小组的成员连忙在图书馆里开始了为时15分钟的问题实地探索。

“图书”问题研究小组成员来到一排排的书架旁,记录下图书的各类特征,有的观察员仔细地翻看图书的内容,那若有所思的表情,似乎有重大发现。“标识”问题研究小组成员在图书馆各区域仔细查看每一处标识,“保持安静”、“禁止吸烟”还有各种颜色的箭头都是小观察员们的考察范围。“建筑”问题研究小组则特别关注图书馆老建筑的每一个细节,地板的花纹,围栏的式样,院中的小亭,各种细节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待回到活动区的大本营,各小组便在盒子君的提示下对问题进行整理。小伙伴们开启了头脑风暴模式,不一会儿,大家的问题卡上就挤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紧接着就开始了分小组的问题发布。“标识”组提出图书馆的厕所里也会有标识吗?书架为什么都会有a面和b面?……“图书组”提出,为什么图书馆里会有这么多书?为什么科学书籍里很多问题是没有答案的?为什么《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红楼梦》被称为四大名著?……“建筑组”提出,为什么图书馆前会有孙中山的铜像?为什么柱子都是圆的?为什么围栏看起来很像花瓶?……每一个小组好像都有无穷无尽的问题,其中许多值得大家在活动后继续深入思考和研究。可是在发布过程中,各个小组也出现了一些相似的状况,比如有的问题提出来让人感觉没有价值和意义,有的问题表意不清让人不知所云,还有的很多问题被重复提出。看来,要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大家除了需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一颗好奇心之外,还需要一个善于思考的脑筋、各种丰富的知识,以及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本期“玩转图书馆”活动新鲜有趣,激发了小读者的思考和好奇心,教会小伙伴们如何正确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活动结束后,兴奋的小读者纷纷表示活动让自己获益良多。

“正确提问研究所”活动聚集数十位小观察员

“标识”小组成员认真观察馆内标识

“图书”小组成员细心记录观察到的问题

“建筑”小组成员实地了解番山亭的建造情况

收集问题后各小组展开热烈讨论

“建筑”小组分享问题研究成果

“图书”小组分享问题研究成果

“标识”小组分享研究成果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