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上午,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广东传习所揭牌暨拜师仪式在我馆隆重举行。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杜伟生先生,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助理王红蕾女士、管理组组长庄秀芬女士,中山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林明教授,我馆特聘古籍修复专家潘美娣女士,我馆馆长、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刘洪辉先生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仪式。
揭牌仪式由我馆副馆长、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倪俊明先生主持并致欢迎辞。王红蕾女士首先代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宣读关于成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广东传习所批复文件。接着张志清副馆长与刘洪辉馆长共同为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广东传习所揭牌,并为传习所导师杜伟生先生颁发聘书。张志清副馆长随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祝贺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广东传习所在我馆的正式设立,并祝贺杜伟生先生继在北京的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招收八名弟子之后,再次在广东招收十四名弟子。同时,也勉励各位学徒,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跟随杜先生踏实学艺,并争取早日出师,成为古籍修复的骨干人才。
随后,拜师仪式举行。广东传习所首批十四位学徒,其中九位来自省古籍保护中心,其他五位分别来自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档案馆、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汕头市图书馆、江门市新会区景堂图书馆,逐一向杜老师敬呈拜师贴、鞠躬、敬茶、献花。拜师礼之后,杜先生发表讲话,勉励弟子们增强古籍修复和保护的使命感与责任心,练好古籍修复的基本功,并争取日益精进,早日出师。弟子代表也随后发言,表示愿意谨遵师教,团结同道,刻苦钻研,传承古籍修复技艺,为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刘洪辉馆长对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我馆设立传习所表示感谢,并表示将大力支持传习所的建设,也对传习所寄予厚望。
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自2008年成立以来,一直注重古籍保护人才的培养,通过积极开展古籍修复培训,为全省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古籍收藏机构培养古籍修复人才; 2013年底省古籍保护中心启动“广东省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提升计划”,有效地提高全省基层图书馆、博物馆的古籍修复水平;2014年省古籍保护中心被评为首批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基地。此次设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广东传习所,聘请从事古籍修复30多年,全面掌握各种古籍修复技艺,曾修复敦煌遗书、宋《文苑英华》、明《永乐大典》及其他一些善本古籍,在处理古籍修复疑难杂症问题上拥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杜伟生先生为传习所导师,通过以师带徒的形式为我省古籍修复人员传承古籍修复技艺。这一古籍修复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的建立,必将有助于我省培养古籍修复的骨干人才,并通过进一步的传承,提高全省古籍修复人员的修复技艺,推动我省古籍修复与保护工作的持续稳健发展,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典籍。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张志清与我馆馆长刘洪辉为广东传习所揭牌

国家图书馆张志清副馆长致辞

弟子行拜师礼向老师敬茶

传习导师杜伟生先生讲话

弟子代表发言

刘洪辉馆长致辞

领导嘉宾与学徒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