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魅影》是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代表作之一,以精彩的音乐、浪漫的剧情、完美的舞蹈,成为音乐剧中永恒的佳作。在《歌剧魅影》即将在广州上演之际,我馆与广州大剧院联合主办本期“中山讲堂”艺术系列,并在7月15日,邀请到香港著名文化艺术评论人周凡夫老师来到我馆,与大家分享“音乐、场景与人性——《剧院魅影》的魅力”。
在本期讲座中,周凡夫老师从《剧院魅影》的幕后、幕前及其魅力三大方面入手,与听众共同探索这部经典音乐剧长盛不衰的原因。谈到《剧院魅影》的诞生,周老师告诉大家该剧是在1984年由音乐剧大师韦伯从同名小说中获得灵感创造而成的,并于1986年在英国伦敦女王剧院首演。当年是由著名歌唱家迈克尔·克劳福德演唱魅影、莎拉·布莱曼担演克里斯汀。相信中国的乐迷应该尤为熟悉这位克里斯汀的扮演者——歌唱家莎拉?布莱曼,她分别在1992年巴萨隆拿奥运会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献唱,并且是至今唯一一个两次在奥运会上献唱的歌手。
周老师介绍道,《剧院魅影》至今已在全球27个国家的145个城市上演超过74000多场,观众超过一亿三千万,总收入超过56亿美元,至今仍保持音乐剧的最高票房纪录。该剧共有16种不同语言版本,现由五个制作团队同步在全球各地演出,获得戏剧奖项有50多个。在2004年和2013年,曾两次到上海演出,共有160场。
至于《剧院魅影》为什么能拥有让人百看不厌的魅力?据周老师分析,是因为该剧以惊恐爱情为故事背景,运用高科技的舞台技术,配以百变而华丽的服装和舞台道具,并运用官能化的音乐和幻觉式的画面给现场制作了足够诡异与刺激的气氛,当这些元素与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相碰撞时,便产生了强大的力量,让所有观众深陷剧情当中并无法忘怀。
最后周老师还在讲座现场播放了《剧院魅影》的经典歌曲,让激荡人心的旋律萦绕着整个报告厅,现场听众则在周老师旁白指引与音乐声中感受剧中凄美的爱情与人性之美,讲座也在一片荡气回肠的歌声中步入尾声。

主讲嘉宾周凡夫,香港著名文化艺术评论人。

听众提问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