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在路上——赵洲博士谈孩子旅途中的艺术欣赏

作者:熊陈 来稿:少儿部 摄影:熊陈 编辑:李雅玲 发布时间:2015-3-6 阅读数: 

旅行是快乐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具有放松身心和自我教育的意义。如何给孩子上好旅途中的艺术欣赏课程,让他们学到更多?1月17日,德国海德堡大学赵洲博士做客我馆“星星的家”少儿系列讲座,主讲“艺术欣赏在路上”,与现场两百多名小读者与家长分享他旅德多年的收获和艺术教育心得。
讲座中,赵博士首先指出了近年来国人出国旅游的一个弊病,即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拍照合影,从而使本来难得的体验学习机会,成为走马观花式的走过场。然后他指出游览过程中,孩子和作为成人的家长观察事物的视角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别,赵博士以他和女儿一起参观海德堡城堡的伊丽莎白门为例来说明这种差别的存在,比如女儿总能迅速注意到门上雕塑的各种不显眼被他忽略的小动物。诚然,大人们往往关注的是事物的整体和轮廓,而孩子更善于发现艺术的细节,并提出许多听似奇怪的问题,而这正是孩子开始艺术欣赏学习的过程。家长们对于这样的问题需要提前做好功课,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孩子的直觉去感触,与孩子一起共同探讨这些有趣的问题,有效地激发他们对于艺术的兴趣。
游览中能见到很多动人的美景,而身处美景之中的人更容易迸发出艺术的灵感,例如清脆灵动的喷泉声能令人更加深刻地理解钢琴名曲的神韵。赵洲博士以李斯特的《埃斯特庄园喷泉》为例,说明亲临其境对于理解艺术作品的重要性。欧洲有许多的博物馆、美术馆及音乐厅,赵博士建议大家到欧洲旅游时要合理安排路线,多带孩子去这些场所,给孩子们近距离接触艺术作品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到当地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中去。这种体验式的艺术教育,对于提升孩子们的艺术鉴赏与创造力很有好处。
在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家长和小读者向赵洲博士提出了自己在艺术学习之路的一些困惑和问题,赵博士为大家一一热情作答。讲座结束后,读者的交流热情也延续到我馆少儿部的微博平台,家长们纷纷在微博上分享了参加此次讲座的感受与启发。

德国海德堡大学赵洲博士主讲“艺术欣赏在路上”

主持人、广州美术学院柯鹏协助解析《歌德像》

小读者与家长认真聆听讲座

小读者与赵洲博士积极交流

家长读者与赵洲博士热切探讨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