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馆获赠南社成员张光蕙《听琅吟草》稿本

作者:朱隽嘉 来稿:特藏部 编辑:李雅玲 发布时间:2015-1-20 阅读数: 

2014年12月10日,我馆前辈馆员、原中文借阅部主任刘新陆向我馆捐赠其祖母张光蕙女士《听琅吟草》稿本六册。他的祖母张光蕙字稚兰,一字蕴香,号琅姑,别号心琼。生于晚清,幼承庭训,嗜读书,工于诗文,常与朋辈往还唱和,且心系国事,与其弟张光翮(字摶九)、妹张光萱(字稚香)一同加入南社。
南社始创于1909年,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大规模革命文化团体,也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学社团。该社由柳亚子等人发起,以研究文学、提倡气节为宗旨,以同盟会会员为骨干,汇聚文化精英,自20世纪初至40年代,其活动前后延续30余年,社员总数1180余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
南社还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无性别限制的文学社团。据柳亚子《南社纪略》统计有女社员61人。她们中有小说家、政论文学家、翻译家,更多的是诗人、词人。张光蕙、光萱姊妹与徐自华、徐蕴华、吕碧城、张昭汉、王粲、湖南的陈氏三姊妹(陈家英、家杰、家庆),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群体,她们的命运与前代女文人不同,具有独立的人权与人格,其诗歌具有丰富的时代内容和独特的审美风尚,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刘新陆同志此次捐赠的《听琅吟草》稿本是张光蕙女士生前手订,实为近现代中国历史和文学史之吉光片羽,我馆现已将其入藏粤人文库,以作永久之珍藏。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