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远的回响,经典的魅力 ——首期中图悦读会文化下午茶活动之“俄国文学在中国”成功举办

作者:王丽琴 来稿:中文报刊部 摄影:郭科文 编辑:李雅玲 发布时间:2015-1-5 阅读数: 

12月28日下午,阳光和暖,由我馆中文报刊部和中文借阅部联合主办的中图悦读会文化下午茶第一期活动“悠远的回响,经典的魅力——俄国文学在中国”在广东省捐赠换书中心如期举行。来自华南师范大学海碰子文学社的社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俄语系的学生以及50、60、70年代的文学爱好者共35位核心读者观众,连同场外的热心读者与特邀嘉宾俄籍教授沙拉富季诺夫•贾利勒、花城出版社译文编辑室主任林宋瑜女士一起,共同度过了两个小时的俄国文学下午茶时光。

俄罗斯文学源远流长,与中国亦渊源颇深,许多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是在苏俄文学的影响下长大。当天,大家先是在一位50年代出生的读者带领下,一起哼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经典旋律,欣赏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熟悉的影片片段。随后,又听一位50年代出生的舞蹈老师kitty谈起了她的俄罗斯情结,一步步唤醒自己对俄国文学的回忆和感触。接着,特邀嘉宾林宋瑜女士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年少时对俄国文学的热爱之情和花城出版社在出版俄国文学经典作品时的一些趣闻轶事,包括俄国文学翻译界大师智量先生耗时50年翻译普希金名作《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曲折故事等。听完林主任的故事,大家都深深为智量老师的敬业精神叹服,当场提出要一睹智量老师译作的风采。于是在贾利勒教授用俄文朗诵一段经典小节后,主持人朗读了智量先生翻译的相应节段,诗歌本身和翻译的音律之美感动全场,大家纷纷用激烈经久的掌声向智量先生致敬。

在追忆与感动中,贾利勒教授又带大家走上了近40分钟的俄国文学之旅。从13世纪的古代俄罗斯文学开始串联出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的重要作家作品;从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和“小人物”形象串联出中国作家作品中的底层人物塑造,贾利勒教授不仅从学术角度系统梳理了俄国文学的发展道路,还重点分析并向大家推介了屠格涅夫及契诃夫两位俄国作家的作品。他认为这两位作家行文凝练而富于诗性,篇幅较短,适于初学者阅读。

在一番融洽的阅读体悟交流后,全场人员还认真地阅读了来自现场读者观众的10篇精选荐书词并现场投票。最后,来自华南师范大学海碰子文学社的罗炽娴同学摘得第一期“中图悦读之星”美誉,欣喜地捧走了一套作为奖品的俄国文学经典读本。

活动在《贝加尔湖畔》柔和的旋律中落下帷幕,大家反响热烈,纷纷表示活动很有新意,高规格,有启发性,很有高端“读书会”的感觉。许多被吸引而来的场外读者也向工作人员咨询成为悦读会会员及参加悦读会活动的方法,并在工作人员指引下到我馆中文借阅部“俄国文学荐读专区”借阅了相关书目。截至目前,已有25位热心读者通过申请审核成为了中图悦读会会员。中图悦读会将继续秉承“品书品茶品中图,悦读悦己悦生活”的理念,精选主题和活动形式,推介优秀图书,分享阅读体会,进一步提高市民的阅读率和文学品味。

花城出版社译文编辑室林宋瑜女士讲述俄国文学翻译家智量先生的翻译故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俄语系教授沙拉富季诺夫•贾利勒教授主讲“俄国文学的中国之路”

读者向嘉宾提问探讨俄国文学中的人物形象

李毅萍副馆长为“中图悦读之星”获得者颁奖

嘉宾、工作人员、部分读者观众合影留念

位于中文借阅部的俄国文学荐读专区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