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风云:辛亥革命在广东”展览在香港孙中山纪念馆隆重开幕

作者:特藏部 张淑琼 发布时间:2013-12-10 阅读数: 

11月27日下午,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与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联合主办的“纸上风云:辛亥革命在广东”展览在香港孙中山纪念馆隆重开幕。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助理署长(文物及博物馆)吴志华、香港历史博物馆总馆长萧丽娟、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倪俊明作为主礼嘉宾出席了开幕典礼。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两百多年的统治,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广东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孙中山一生领导的诸多革命运动,大多在广东发生。作为近代民主革命宣传的一个重要阵地,广东在辛亥革命史乃至中国近代史上,都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此次“纸上风云:辛亥革命在广东”展览,主要展出我馆提供的百余件与辛亥革命相关的珍贵历史文物与图片,以及香港历史博物馆的部分馆藏。通过这些留在书信、手稿、明信片、传单、图书及报刊等“纸”上的历史瞬间,追溯辛亥革命在广东萌芽及发展的历史,再现革命前后中国社会尤其是广东时局的风云变幻。

展览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以一系列辛亥革命前后在广州和香港等地出版的报刊,如广州的《时事画报》、《珠江镜报》(后迁往香港)、《广东白话报》,香港的《无所谓》(后改名为《一声钟》)、《广东日报》、《唯一趣报有所谓》(一名《唯一趣报》),还有香山的《香山旬报》和佛山的《女界灯学报》,以及在日本创刊的同盟会机关杂志《民报》等,展现近代知识分子如何透过报刊——这种伴随西学东渐而产生以及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介来推动革命运动。他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抨击社会政治的黑暗,痛陈社会的不良风俗,报导各地武装起义情况,广泛宣传革命思想,教育和发动群众。第二部分主要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与革命有关的宣传品,包括中外文图书、图像纪录、月份牌以及新邮票,如《大革命写真书》、《光复广东始末记》、《中国革命纪事本末》、The Flowery Republic,以及五彩精印中华民国新邮片等。第三部分主要是一些反映当时海内外各界人士支持革命运动的物品,如孙中山为表彰华侨为国捐资而颁发的爱国奖状、孙中山在越南发行的“中国革命政府债券”、商务印书馆售书助饷传单、港澳及海外各界人士资助广东革命政府捐借款项记录等,以及中华民国成立后的一些政府官方文件,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军政府粤省公告、《粤省选用官吏及劝惩暂行简章》等。

本次展览还向香港市民首次展出了国家一级文物──孙中山先生写给老师区凤墀的书信。这封书信是孙中山1896年在伦敦被诱禁清使馆获释后,为向区凤墀报告行踪以便联络会员所写,是很少见的孙中山早期真迹。展厅还配有多元化的视听资料,全面介绍孙中山的生平事迹,当中还有孙中山的粤语演讲录音等。

此次展览是粤港澳三地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将向香港市民开放至明年的5月14日。展览的举办得到社会各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香港《文汇报》、《苹果日报》、《新报》、《都市日报》、《澳门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深圳商报》、新华网、香港政府新闻网、主场新闻、大公网等均对本次展览进行了相关报道,中国日报网、中国文化传媒网、凤凰网、南都网等各大门户网站也纷纷转载

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助理署长(文物及博物馆)吴志华(中)、香港历史博物馆总馆长萧丽娟(右)、我馆副馆长倪俊明(左)为开幕典礼剪彩.JPG

嘉宾参观展览.JPG

我馆倪俊明副馆长向嘉宾介绍展览.JPG

我馆倪俊明副馆长在展览现场回答新闻媒体记者的提问.JPG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