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一念间——依空法师在“中山讲堂”解惑“舍与得”

作者:办公室 陈莹 发布时间:2013-11-26 阅读数: 

为延续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进两岸友好关系,我馆“中山讲堂”第二十七讲邀请到了星云大师座下大弟子之一依空法师来我馆为广大读者举行一场题为“舍与得”的文化讲座。此次活动也是“星云大师广东行”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依空法师,曾任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委员、财团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会董事、佛光山文化院院长,现任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理事西来大学、南华大学执行董事及教授。

在讲座中,依空法师引经据典,通过一系列通俗易懂、生动传神而不失内涵与智慧的例子,为大家阐述“舍与得”的关系。法师一开始就以手掌作比喻,指出人的执念,就如长年累月紧握的拳头,拳头握久了会变形甚至腐烂,失去手的价值,再好再多东西手也无法拿捏。所以想要获取更多,手掌必先懂得如何放开,有放才有收,有舍方能得。大师指出得失之间是其实难以分界,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又如老子所言“祸福相依”,得失只在你一念之间。法师说学佛者不是没苦恼,只是比较有能力、有智慧去化解困扰,去参透舍与得。

紧接着依空法师对“舍”作出了解释,所谓“舍“就是要懂得放下。首先,“舍”就是要舍弃人生中的荒芜,舍弃杂质,去除生命中的痛,人生才有取得才能逐步完善,人要有承担,但不要负担。大家要向“舍爱情束缚”、“舍骄慢烦恼”、“舍弃妄想”、“舍弃陋习”,“实现舍迷入悟”等目标修习自身,最后达到无舍无得的智慧境界。其次,要做到“喜舍”,就是舍得不烦恼、舍得不勉强,力所能及而为之。大师还明确到“舍”蕴含给予的意思,俗话说“施比受更有福”,可以给予因为拥有,所以我们要以舍为得。法师向大家介绍佛光山的建立在于“给”,星云大师曾提出“四给”的观念,就是“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佛光山的一切是从四方来、来自于四方,取之社会用之社会,共同成就四方事业,万人施万人舍,同结万人缘。法师还举例到,一颗种植就可收到上百丰硕的果实,但首要懂得播种,要辛勤浇水施肥,所以要得就先学会布施。

最后,依空法师希望大家能多结善缘,多做善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的一生离不开“缘”,得人缘者多助,从出生就跟父母有血缘关系、夫妻间有因缘相系、地域间有地缘情谊,大家要广结善缘。法师还笑语,她此次图书馆之行就是来与在座每位听众结缘,相互间要珍惜缘分,期盼来日再能相会。

此次活动得到广东侨界人文学会的鼎力支持,同时掀开了我馆与广东侨界人文学会共同合作举办“中山讲堂”的新篇章,广东侨界人文学将会利用丰富优质的讲师资源和媒体宣传的优势,为中山讲堂的品牌创建注入新的活力。

本次活动得到多家报业及电子媒体的关注,并且吸引了大批听众前来参与,门票早在开讲前两个星期就领取一空,更有上海听众慕名而来,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讲座期间因为人数过多,为了满足更多听众需求,我馆还特意在一号报告厅外开设现场直播区并添加临时座位,许多未领到票的听众便纷纷在此驻足凝视。本场讲座共约有400名听众参加。

听众排队进场

依空法师讲述“舍与得”

现场座无虚席

听众提问

临时增设讲座现场直播区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