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史江蓉
7月3日上午,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与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图说广府•广州老地图展”开幕仪式在我馆展览厅大堂举行。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张汉青、邹启宇、李旭明、李鸿生、王杰、陈忠烈、李凭、章文钦、廖伟阳、林子雄、梁基永、沙志仁及我馆刘洪辉馆长、倪俊明副馆长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仪式。揭幕仪式上,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李鸿生副会长及我馆刘洪辉馆长分别发表了讲话。
本次展览是广府文化寻根之旅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庆祝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成立和我馆百年馆庆纪念活动的重要内容。主办方以此回忆、探寻、反映广府文化源流轨迹和广州地区建设的发展历程,力证广州是广府文化发展的核心区,为广州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提供启迪和思路,为开展广府民系、广府文化研究,促进文化大繁荣,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服务。
展览以地图为载体,以时间为轴线,展出了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收藏家会员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收藏的从明清时期至改革开放前夕的各类广州老地图共50幅,陈列品20余件,时间跨度达570多年,信息十分丰富。通过这批老地图,观众可以感受数百年来广州从城墙高筑到弃墙开路等的历史巨变,领略广府地区在时空变化中的轨迹与变迁,浏览广府地理与人文,体会广府魅力,重识广州这一历史文化名城。
近三十年来,广州城市建设步伐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弃,新建筑、新地标不断刷新着广州的古老面目,彰显了历史悠久的广州城蓬勃发展的一面。然而由于城市的建设需要,老城区如越秀、荔湾、海珠的民国老建筑不断减少,如何保护老建筑和使本土文化得到承传成为当今媒体和民众热议的话题。本次老地图展览也使年轻一代对广州街道等名称的由来产生了强烈的认识兴趣,唤起了民众对城市古建筑的保护意识。
6月26日至7月1日,“图说广州•广府老地图展”在我馆进行了预展,期间已吸引近2000人参观。从参观者在微博上的留言上看,本次“图说广府•广州老地图展”开启了寻找“广府印记”的热潮。参观的观众中,一些海内外旅行从业人员提出要与主办方合作开展“广府游学团”等项目;一些文史爱好者对着地图指指画画,向周边人讲述广州街道路名蕴含的小典故;更有部分老人在展馆内一呆就三、四个小时,希望能找到自己小时候住过的街道;甚至有几位颇具学识的街坊为一张老地图所标注的“623”纪念碑今昔造型在馆内“争吵不休”,被大家引为美谈。
展览正式展出日期为7月3日至15日。

媒体见面会现场

出席仪式的领导和嘉宾

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李鸿生副会长致辞

我馆刘洪辉馆长讲话

参加仪式的领导和嘉宾认真观摩展品

展览吸引了大批媒体到场

倪俊明副馆长向来宾介绍展品

展览期间我馆免费提供放大镜供读者使用

读者仔细查看、研究地图内容

读者认真观摩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