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目前我国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图书分类法体系,共分为22个基本大类,其中的H大类涵盖了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常用外国语、各语系语言等内容,是读者查找语言学习资料、语言学著作的重要导航。7月27日,我馆举办的“走进中图”系列活动之“《中图分类法》之旅——叩响语言之门,开启文字奇旅”,以H大类的子类目为线索设计趣味探秘任务,激发读者探索语言文献的兴趣,掌握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相关知识与实用技能。
在活动中,读者化身“语宙探险家”,追溯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到楷书的演变足迹,了解文字学的构字智慧;结合方言音频与馆藏图书《南腔北调:方言里的中国》,解码蕴藏在方言中的地域基因;依照《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中的语法规则,将散乱的词语卡片组成通顺的句子,感受汉语的语言魅力;根据线索提示与英语词汇表破译索书号,锁定谜底图书《单词的历史:英语人名词语趣谈》,通过解谜的玩法读懂索书号。此外,活动还设置了错架书查找任务,引导读者学以致用。在科普小课堂,馆员系统解析《中图分类法》H大类的分类逻辑,通过对比语法、文字学、方言等子类目的差异,帮助读者建立完整的文献检索认知体系。
从甲骨密码到多语魅力,“《中图分类法》之旅”将抽象的图书分类体系转化为可感可知的互动体验,带领读者感受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有效提升读者对《中图分类法》的认知度与应用能力。未来,我馆将继续探索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不断叩响更多知识领域的大门,引领读者在浩瀚书海中开启更多精彩纷呈的阅读奇旅。

读者在“H12文字学”任务中串联汉字演变序列

读者将不同方言音频与地域文化贴纸匹配

读者破译索书号后通过检索机查询书目信息

读者根据《中图分类法》的规则查找错架书

科普小课堂讲解H类图书分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