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宋城风华,探千年文脉——“又见宋潮”之走近宋代名城

作者:游子贤  来稿:图书借阅部   摄影者:游子贤、刘子琴    发布时间:2025-07-17  阅读数:49次 

6月22日,“国粹经典 翰墨流香”《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教育推广活动之“又见宋潮”系列活动以“趣味阅读+互动闯关”形式,带领读者穿越千年,解读洛阳、扬州、泉州等宋代名城的文化基因,在文献典籍与手工体验中触摸历史肌理。

在“独乐园雅集”,读者化身赴会雅集的士人学子,通过完成“史学-诗学-印刷”三重挑战获得入席资格。大家在史学知识擂台梳理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六大重要历史事件,准确还原其时序脉络;在诗学挑战中品读描写牡丹的诗篇并完成问答,深刻体悟洛阳牡丹在文人雅集中的卓然地位;步入经坊,亲手制作宋代交子雕版印刷,感受洛阳印刷业的繁荣盛况。

“扬州梦华”环节采用独特的“诗词跳房子”游戏形式,由两位玩家轮流掷骰子,根据点数前进并回答与扬州诗词相关的问题。这一环节不仅考验诗词功底,更能在游戏中领略宋代扬州的诗意与浪漫。在“刺桐港城”环节,面对15张宋代泉州文化遗产点的图片,读者凭借对宋代泉州历史的了解与观察力,将这些图片进行准确识别与排序。这一过程中,德化窑址、多元宗教建筑的图片,以及市舶司遗址的沧桑历史,共同勾勒出泉州作为海丝“东方第一大港”的辉煌历史图景。

“宋时城纪”微课堂从多维视角解构宋代城市文明。通过对比洛阳方正轴线与扬州依河而建的布局差异,解析都城与地方城市的规划逻辑;以“漕运枢纽(扬州)、海丝大港(泉州)、手工业中心(成都)”为锚点,讲解宋代主要经济城市的不同功能;通过赏析“万家歌吹绿杨垂”“酒楼处处丝簧”等诗词片段,描绘宋代不同城市的市民生活图景。

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从汴京到临安,从泉州到成都,宋代古城遗迹如璀璨繁星般点缀其间,承载着《东京梦华录》“八荒争凑”的商贸盛况,凝结着《梦粱录》“四时奢侈”的生活美学。本期活动从宋代城市切入,让典籍里的古城记忆跃然眼前,带领读者在解码宋韵之美中筑牢文化自信根基。

读者在“跳房子”游戏中领会宋词里的扬州意象

读者参与“西京风华”环节的史学、诗学、印刷三重挑战

读者在“刺桐港城”环节探索泉州宋代文化遗产

微课堂讲解宋代城市布局与烟火日常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