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生 一节好课”第27期:别样的二胡之美

作者:伍德嫦  来稿:活动推广部      发布时间:2021-07-30  阅读数:1395次 

二胡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表现力极强,既可萧瑟缠绵也可挥洒流畅,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之情,也能营造气势恢宏之境,深受大家的喜爱。7月16日晚,我馆携手iartschool爱艺术+,邀请著名二胡演奏家周维作客“艺术人 一节好课”第27期,主讲《二胡的东方之美》。逾2.1万名读者观看了直播。

周维,著名二胡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曾获全国民乐独奏比赛一等奖、文化部优秀演员奖和第29届国际艺术节金奖。其创作的二胡乐曲《葡萄熟了》《印巴随想曲》《鸽子》《莫斯科的回忆》《红枫叶随想》《美国往事》《泰坦尼克协奏曲》《宁夏川好地方》等在国内外广为流传。

著名二胡演奏家周维

周老师向观众介绍,二胡原名“嵇琴”或“奚琴”,又叫“胡琴”,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直到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在这个时期,现代派鼻祖刘天华先生,借鉴吸收西方乐器的演奏技艺,把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扩大了二胡的音域范围,确立了新的艺术文化内涵。自此,二胡也从伴奏乐器中摆脱出来,成为了独特的独奏乐器,焕发出新的生机。

周维老师现场演绎其创作的二胡乐曲《锦绣江山》《葡萄熟了》

课程中,周维老师现场演绎了其创作的二胡乐曲《锦绣江山》《葡萄熟了》。《葡萄熟了》是周老师在大四时期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作品,创作原因是由于身边同学对于二胡的偏见:二胡音乐中对于悲伤的表现过多。《葡萄熟了》突破了传统民乐的ABA曲式,采用ABC曲式,在调性上,创新使用远关系转调,巧妙融入了新疆特色,节奏明快爽朗,情绪热烈奔放,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周维老师表示,从来就没有不好的观众,只有不好的演员;没有不好的乐队,只有不好的指挥。“我们首先要与时俱进,要有创新的表现形式。在迎合当中去引导,在引导当中去迎合,弘扬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随后,周老师还向观众传授二胡保养的独家秘笈:一是每次拉完琴后,松香末子要擦干净;二是不拉琴的时候,松弦,或者使用护琴板,减少受压,延长琴的寿命;三是乐器在北方注意保湿,在南方注意防潮。

周维老师耐心细致地回答观众提问

课程尾声,周老师针对观众提出的问题作了细致的解答,例如作为初学者,如何选择自己的第一把二胡?小孩子从几岁开始学习二胡比较合适?如何提升音准控制?周老师的答疑解惑,为本期一节好课画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两根简简单单的琴弦,以圆融动听之音,奏出人间冷暖,万千心境。本期一节好课,如周老师所言:胡琴乃国粹,吾辈当传承。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