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生 一节好课”第26期:
丁真楷草,矫若游龙

作者:伍德嫦  来稿:活动推广部      发布时间:2021-07-15  阅读数:1191次 

文字是用于记录、表达信息,使之久远流传的工具,但有一种字体基本抛开了文字本身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是近乎纯粹的艺术创作,那就是本期一节好课的主角——草书。7月2日晚,我馆携手iartschool爱艺术+邀请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汪永江,线上主讲“汪永江带你领略草书之美”,逾2.2万名读者观看了直播。

汪永江,198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执教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美术系,副研究员;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专业委员会草书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汪永江

书法之路

汪永江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接触书法,他的书法启蒙始于当时流行的《中学生字帖》,书中所蕴藏的各种经典书法形式原理,为他开启了书法世界的大门。1985年,汪永江被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录取,开始进行系统专业的学习。汪老师的第一本自购字帖是黄庭坚的草书字帖,非常适合他的性情和审美,为他播下了未来学习草书的种子,奠定了未来书法的风格走向。

书法之道

“在掌握草法的基础上,理性地驾驭大草的变化,但不是破坏古法”。临摹是书法专业学习中的重要一环,验证原理、体会经典、引领习作,为将来的创作积累素材。“摹”的收获主要是位置,是形态上的;“临”的收获主要是神采,是笔意上的。长期临摹的目的,就是建立起个人风格的创作观念。字书作为知识层面,字帖作为观念层面,二者相结合,构成了汪永江的书法创作基础。

书法之意

汪永江的草书作品,深受历代经典书法的影响,带有明显的传统色彩。汪老师说:“作品设计就是意在笔先,设计是区别业余和专业的重要依据,作品要表现明确的意味。作品若没有画眼,那作品的主体、精神就没有了。”他坚信落笔无悔,所有的书法都是载体,是展现书写者饱满精神面貌的最直接手段。

在课程中,汪老师还结合自身学习书法的经历,谈及草书的源流、传承与标准。最后,汪老师针对网上常见的书法学习问题细致入微地予以分析讲解,使直播间的观众受益良多。

汉字书法为中国文化独有的表现艺术,朴实无华而兼纳乾坤,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本期一节好课,观众随着汪永江老师的讲解,一起领略了草书之美!

汪永江书法作品《宁作我》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