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至5月13日,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图片展在我馆展出。文津图书奖设立于2004年,是由国家图书馆发起、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参与的公益性图书评奖活动。文津图书奖选用《耕织图》中的《簸扬图》为标识,取“读书如稼穑,勤耕致丰饶”之意,揭示了读书与人生的关系,也传达了文津图书奖的宗旨。
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共收到全国图书馆及读者、专家、媒体推荐的有效参评图书1874种,参评书目总量再创新高。共有161家出版社推荐了参评图书,81家图书馆参与了推荐和初评活动,比上届增长了20%。全国81家图书馆担任联合评审单位,8家媒体评审参与图书推荐和初评环节,14位知名学者进行终评工作,最终共评选出获奖图书9种,推荐图书51种。
9种获奖图书包括社科类4种:《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1-10种)《哲学起步》《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科普类3种:《中国三十大发明》《我们人类的基因:全人类的历史与未来》《地球之美:一部看得见的地球简史》;少儿类2种:《太空日记:景海鹏、陈冬太空全纪实》《给孩子讲量子力学》。推荐图书分别有社科类18种、科普类13种和少儿类20种。
本次展览安排在“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期间展出,以“致敬经典,面向未来”为主题,旨在为大众推荐优秀读物,使全民阅读理念深入人心。此次评奖也发挥了图书馆作为文化桥梁的作用,促进了书香社会的建设发展,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领阅读风尚。

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图片展在我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