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的理想与孤独 ——中国社科院博导黎湘萍讲述陈映真的文学与人生

作者:苗苗  来稿:办公室  摄影者:谭茜    发布时间:2017-04-18  阅读数:1893次 

陈映真是台湾文坛的标志性人物之一。2016年11月他在北京去世,引发了两岸四地的思考。他为什么晚年生活在大陆,他对大陆的思想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又承受了怎样的压力和误解?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先知?从他的忧思中,我们又能看到哪些对当代中国的重大启示?4月8日,“中山讲堂”特别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黎湘萍老师,带我们走近这位传奇作家丰富而充满魅力的文学世界和人生经历。

黎湘萍老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任台港澳文学与文化研究室主任、《文学评论》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黎老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艺学的研究,偏重台湾香港地区文学与文学理论方向,曾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兼副秘书长,2010年10月当选该会副会长,已出版有《台湾的忧郁》、《文学台湾》、《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等著作,均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

本次讲座,黎湘萍老师先是从何为“先知”破题,把中西文化中的“先知”分为普罗米修斯式的“盗火型”、以赛亚式的“批判型”、卡桑德拉式的“悲剧型”以及中国巫史传统里的“问卦型”,并进一步点明陈映真的写作和思想中就兼备了这四种先知的特质——被挑选出来赋予了某种使命、能在生活中看到旁人看不到的事物,因而可以称他为“先知”型作家。随后,黎老师细谈陈映真童年哥哥病逝、青年家道中落、“盗火式”阅读鲁迅、因宣传马列主义被捕入狱、出狱后文风转变等几个重大节点,全面介绍了陈映真跌宕起伏的一生,并由此转入对其文学思想的阶段性分析:五十年代从鲁迅作品处“盗精神之火”入台湾;六十年代以文学批判社会;七十年代投身社会实践;九十年代陷入不被理解的“悲剧”。从第一篇成名作《面摊》到后期的“家国三部曲”和“白色恐怖三部曲”,陈映真始终坚持以小说关爱人,以小说批判社会,以小说清理历史。随着阅历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他“由一个市镇小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的知识分子”,将其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倡导社会公平正义的立场贯彻到社会实践中,创办《人间》杂志,组织中国统一联盟,担任创盟主席,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而不懈工作。他把对人和祖国深沉的关怀和热爱凝练成文字和行动,矢志不渝地表达着他的忧思和理想,他的笔正如他所说,始终属于他所爱的祖国和她的人民。

黎湘萍老师饱含深情和学理深度的演讲引发了台下读者的热情回应。读者们留言表示,很感谢老师的介绍让大家认识了一位爱国作家丰富深刻的灵魂,更感谢老师以陈映真为切入点呈现了真实的台湾文化以及意识形态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还有读者表示听完后意犹未尽,希望老师能再来“中山讲堂”做客开讲。

 

讲座吸引了众多听众

 

主讲嘉宾黎湘萍老师

 

主讲嘉宾与志愿者合影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