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人类极限境遇,险处方见生命质量 ——新年首场 “中山讲堂”大受欢迎

作者:苗苗  来稿:业务办公室  摄影者:谭茜    发布时间:2017-03-01  阅读数:1121次 

在生活中,在旅途上,我们都曾有过类似的亲身体验:陌生的道路充满未知和艰难,但探险之路的尽头,却能收获不虚此行的无限风光。在当今社会,千篇一律的程式化生存,造就了都市人普遍处于“生存以上、生活以下”的尴尬状态。探险,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在这周而复始、日渐麻木的人生循环中,如何再次体验活着和存在?如何突破生活和事业的瓶颈?如何在极限境遇中提升生命质量?2月11日,“中山讲堂”第139讲请来了中山大学教授邓启耀老师,和读者们分享有关探险、极限境遇和生命质量的种种思考。

邓老师是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全媒体研究院媒介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还身兼《山茶.人文地理》杂志的创办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合作项目专家及中方负责人、澳大利亚国立伊帝斯考文大学传播与当代艺术学院合作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副会长、中国探险协会副会长、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广东纪录片制作协会理事。他曾主持和参与多个国家或国际学术研究项目、艺术展览,出版有《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等一系列学术专著和《访灵札记》等多部田野考察类著作,更有《云南岩画艺术》等学术画册多种,曾为多台大型晚会和主题展馆担任总策划和总撰稿。

由于人类学研究需要大量的田野调查,邓老师在不断的行走中形成了对探险的强烈兴趣和独特的学术观点。本期讲座,邓老师以“走出书斋——回到书斋”为线索,讲述了田野调查作为一种学术研究方式,除了能获取珍贵的一手资料、让研究者探寻到没有被记载的人文历史,还能激发人的存在意识,在面对极限境遇时看清自我,树立乐观、坚韧、积极的核心品质,在流动的状态中促进个体发展,成为一种人格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绝佳途经。东方传统文化中,儒道佛三家皆有提倡行走的传统:孔子周游列国讲学,庄子主张“逍遥游”,释加牟尼出行时提出“我要用我的眼睛看”后因看到“老、病、死”才觉悟真知。西方更是素来提倡探险精神,从旅途的探险延伸到内心情感的探险,哲学家雅思贝斯、阿伦特都曾阐述“极限境遇”,认为人只有从孤独、挫折、大喜大悲、生死一瞬的独特经历中,才能体会到“死亡”、“存在”、“命运”等抽象哲学概念。人之不幸有三:自囚,困于空界;自愚,困于时界;自大,困于心界,而探险,则是最直接的越界。邓老师展现了自己穿越哈巴雪山、在云南偏僻古村落做蛊毒研究、近距离拍摄闪电等种种经历留下来的珍贵影像,并向读者推荐了卡尔.波普尔的《思想自传》等书,鼓励大家走出书斋后,别忘了带着全新的人生体验回到书斋。

去吃酸甜苦辣,滚泥水风尘;去走没走过的路,见没见过的人。邓老师鼓励大家审美地看待人生旅途上的极限境遇,走出蜗居去感受生命活态的神奇、博大和壮美。讲座引发了读者经久不息的掌声,当天吸引了近400名读者到场聆听,一号报告厅座无虚席,场外直播屏幕也吸引了不少读者围观。

 

新年首场讲座大受欢迎

 

主讲嘉宾邓启耀老师

 

听众踊跃提问

 

主讲嘉宾与志愿者合影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