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当心中风、脂肪肝——“中山讲堂”名医传授防治攻略

作者:作者:钟润华 来稿部门:办公室 摄影:谭茜 编辑:何蕾        发布时间:2016-10-27  阅读数:5611次 

秋季是中风病的高发期,一场秋雨一场凉,仲秋之后冷空气渐强,对人的血管会产生刺激作用,使脑小动脉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大,脑组织会因此而失去供血,引起脑中风。另有俗话说:“秋风到,贴秋膘”。气温下降除了会引起脑中风几率升高以外,还有体重的悄悄上升。秋季如果大量进补,脾胃、肝脏的负担会随之加重,如果吃过多高脂肪、辛辣、油腻的食物,则容易导致脂肪在肝脏中堆积,诱发肝病。为了让广大读者了解防治中风与脂肪肝的知识,10月15日下午,“中山讲堂”第124讲邀请了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首席专家洪铭范教授和该院副院长、消化内科首席专家何兴祥教授,向读者们传授中风与脂肪肝的防治攻略。

10月29日是世界中风日。脑中风又叫脑血管意外,一类是因血管堵塞形成的缺血性中风,一类是因血管破裂形成的脑出血。中风有“五高”的特点,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及高额诊治费。中风的危害在晚年呈螺旋形上升,因此40岁以上的人群就应该做有关中风的筛查。秋冬季是脑中风的高发阶段,因冷暖交替、气温下降,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因素增加秋季中风的危险。然而季节的变化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如果有基础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动脉硬化等,在秋冬季节就更加容易引发中风。所以在秋冬季人们更应该积极预防中风,坚持中风前的一级预防,定期检查;一旦中风,应立即前往医院争取最佳治疗;中风后应该积极进行二级预防,防止复发。

脂肪肝按发病原因分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按病程的发展阶段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以及脂肪性肝硬化,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值得注意的是,脂肪肝症状轻,肝功能检查多在正常范围内,使其难以被发现和重视;一旦发现很多已经是重度,对人体危害大。喝酒、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为脂肪肝的危险因素,长期喝酒的人容易得脂肪肝,称酒精性脂肪肝;本身就有非酒精性脂肪肝又喝酒,那就是“雪上加霜”,叫“二中全会”;如果是本身有非酒精性脂肪肝,又有小三阳,还喝酒,那就是“三中全会”了。那么得了脂肪肝该怎么办呢?何兴祥教授提醒,要做到合理膳食(粗中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控制体重(减重不宜过快)、适量运动(有氧运动,如小跑、跳舞等)、慎用药物(避免接触化学毒物和使用激素等药物)。大家都应该谨记:“最好的药是时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发现脂肪肝,需第一时间进行治疗。

经过两位专家的详细讲解,读者们对防治中风、脂肪肝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互动环节中,面对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如“长期吃肥猪肉会不会中风?”“脂肪肝导致肝形状变大后能否逆转?”“轻度脂肪肝伴有血糖升高有药物吗?”等,两位专家均一一作答。

 

“中山讲堂”第124讲:洪铭范教授(左)主讲“秋季防中风”

 

洪铭范教授(中)与读者互动

 

“中山讲堂”第124讲:何兴祥教授(左)主讲“脂肪肝攻略”

 

何兴祥教授(中)与读者互动

 

“中山讲堂”第124讲主讲嘉宾、主持人与我馆志愿者合影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