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图书馆学会2015年春季系列讲座之“英国伯明翰图书馆新貌”在我馆举行

作者:作者:何杰锋 来稿部门:研究辅导部 摄影:伍舜璎 编辑:史江蓉        发布时间:2015-4-3  阅读数:2305次 

3月18日上午,由广东图书馆学会举办,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黄群庆研究馆员主讲的“英国伯明翰图书馆新貌”讲座在我馆一号报告厅举行,自此拉开了“广东图书馆学会2015年春季系列讲座”的序幕。本次讲座共有全省图书馆会员近300人参加。
讲座以主讲人参加第80届国际图联大会公共图书馆卫星会议,参观伯明翰图书馆新馆以及英国其它城市图书馆的经历为线索,重点向全省会员讲授伯明翰图书馆新馆“方”与”圆”、“古”与“今”的风采。
第80届国际图联(ifla)大会于2014年8月16-22日在法国里昂召开。黄群庆研究馆员出席了8月12-13日在英国伯明翰图书馆新馆召开的卫星会议并进行论文发言,期间也深入参观考察了伯明翰图书馆新馆,深受吸引和触动。
在讲座中,黄群庆老师从图书馆的“方”形外观、图书馆内的“圆”形大厅、图书馆的“古”老珍藏、图书馆的“今”日潮流四个方面对该图书馆情况进行了介绍。伯明翰图书馆新馆是欧洲最大的最具有标志性的公共图书馆,于2013年9月3日开放,由2014年10月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拉拉揭幕。新馆色彩绚丽,外观为“方”型构造,活像一个巨大的珠宝盒,交织着金色、蓝色、银色与黑色的4 个矩形层层叠起。楼顶耀眼的金色圆柱空间被设置为莎翁纪念馆,其中收藏的莎翁著作规模为英国第一、全球第二。据说,珠宝盒式的外观设计灵感,来自伯明翰这座工业城市曾有的工匠传统,金银蓝玻璃与一个个金属环结构的交织,正是这个城市古老运河与隧道的写照,而主体建筑的“方”,亦与楼顶的圆柱体、楼内的圆形大厅,以及地下层的露天圆形剧场这些“圆”相得益彰。莎翁文献纪念馆放在顶层,是对“古”的敬仰;青少年空间放在地下层延伸到户外,是对“今”的关怀。整个建筑及布局显示出设计者高屋建瓴的建筑理念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随着黄群庆老师的讲述,有关伯明翰图书馆新馆的一切犹如一幅幅生动优美的画卷呈现开来,听众恍如阅读了一篇文字精美的游记,不仅加深了对该图书馆情况的了解,也激起了参与国际图联大会的热情,可谓受益匪浅。


主讲嘉宾简介:黄群庆,女,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研究馆员,曾以作者身份先后出席国际图联2003年柏林、2007年德班、2009年米兰、2012年赫尔辛基、2013年新加坡大会,以及2014年伯明翰卫星会议,其中海报作品“经典广州-今日视觉”荣获2009 年米兰大会海报研讨会第一名。也曾于2011 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前往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图书馆学习,2013年应邀前往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立图书馆学习交流。

黄群庆研究馆员讲述“英国伯明翰图书馆新貌”

陈卫东秘书长向黄群庆研究馆员赠送纪念品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