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由我馆主办,春秋学术系列讲座、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传说广州协办的“粤海听涛•绿阅读”系列讲座迎来了第26讲。本期讲座邀请暨南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赵维江主讲“神话传说:中国文化与历史的神秘代码——以女娲神话为中心”,为广大听众揭秘中国神话世界,剖析神话与社会文明发展的关系。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记忆,每一个神话故事的背后都隐藏着重大秘密,是人类保存记忆的最初材料。从神话故事中,我们往往可以窥见上古文明不载于文字的真相,而从其演变和改编过程,更可以追寻文明发展的轨迹。讲座中,赵教授从我国的创世神话“女娲造人”讲起,指出女娲的原型其实是被古代大部分部族所尊崇的“蛙”。她被尊为创世神,是母系氏族文明发达的产物。而汉代以后,女娲在神话中从独一无二的至上之神成为辅佐伏羲的助手,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关系从母系氏族往父系氏族的转变。所以,女娲和伏羲虽然是两个神话人物,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从他们关系的演变中可以看到上古世纪的氏族融合、婚姻关系以及社会文明的变迁 。
通过赵教授材料翔实、深入浅出的讲解,我们可以知道神话并非来自个人的创作,而是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被完善、丰富和改变,每一次变化都残留着不同年代的记忆碎片。赵教授也提醒大家,今后再阅读某个神话故事的时候,不要单纯地欣赏它的奇幻玄妙,而应尝试去发掘其中更深层次的含义,去读懂华夏民族的文明内核,因为中国人的精神基础与梦想其实早就隐含在古老的传说当中。

主讲嘉宾赵维江先生

现场听众提问

赵维江教授与听众亲切交流

“中图之友”志愿者派发讲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