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古籍保护工作的通知》(粤府办[2008]66号)精神,进一步推进全省古籍保护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制定了实施“广东省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提升计划”,于2013年12月正式启动。
据目前普查统计,广东全省收藏线装古籍约140万册,其中有相当部分收藏在基层图书馆。但由于缺乏专业的修复人员、硬件设施和技术指导,许多基层单位的古籍修复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基本方针,省古籍保护中心拟辅助基层各馆建立古籍修复室、提供常用设备材料、建设古籍保护人才队伍、制定古籍修复计划和科学修复制度,以便让基层馆建立起科学规范、系统完善和行之有效的古籍保护制度,提高各馆古籍保护工作水平。
2013年12月和2014年1月,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倪俊明带领省中心专业修复技术人员3人前往汕头图书馆、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深圳图书馆、新会景堂图书馆等第一批试点单位,指导筹建古籍修复室,统一配赠了古籍修复工作台、装裱板墙、压书机、纸张测厚仪、测酸仪等修复设备和材料,同时“手把手”指导基层馆建立古籍修复档案、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以及基础的古籍文献的修复方法,为基层馆开展古籍修复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省古籍保护中心还将继续跟进基层各馆的修复工作进度,派遣省中心专业修复技术人员下到现场指导,不定期举办专业技术培训课程,为全省各古籍收藏机构培养古籍文献修复人才。

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倪俊明在汕头图书馆现场指导工作

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修复人员指导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制定修复方案

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倪俊明了解深圳图书馆古籍破损情况

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与新会景堂图书馆讨论建立修复室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