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讲堂”第257讲:华文文学——离散与反离散

作者:苗苗 来稿:办公室 摄影者:黄月波 发布时间:2019-09-19 阅读数: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团圆是中秋节不变的主题,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价值观里积淀千年的核心情结。苏轼词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看着同一轮圆月,身处异国他乡的华人对团聚也有着更深的渴望。他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经历着怎样的地位变化?又是如何感知自己身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和传承?9月7日,“中山讲堂”第257讲邀请了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吴晓佳,以“华文文学——离散与反离散”为题开讲,带读者领略华文文学的别样风景。

吴晓佳老师是清华大学文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2008年曾在印度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访学一年,目前的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

本场讲座,吴晓佳老师首先介绍了“离散研究”的概念,又以黄锦树、谭恩美等作家的作品为例,对华文文学与华人在所在国所处的社会地位进行时代分析,观察华人社会中的文化价值观如何与当地文化进行融合,同时又保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认同和归依渴望。“离散研究”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专业概念,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出于政治、经济、战争或文化等原因,自愿或被迫远离故土,到他国或他乡寄居、创作的作家和作品。虽然这些作家身在他乡,但从感情和思想意识上又与自己的母国故土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华文化本身具有包容多元的特点,是多样语言、地域、族群彼此交往融合的“跨体系”主体。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有不少华人在异国他乡仍坚持使用华文写作,表达文化背景冲突和身份认同,追寻共同塑造的独特精神感悟,是“离散研究”里的重要一支。马来西亚作家黄锦树的《鱼骸》,描述了主人公在迷幻的马来雨林沼泽中梦游般寻找自己已逝的哥哥,处处隐喻着海外华人边缘的生存状态和迷茫的精神阵痛,篇幅虽小但令人震撼。《喜福会》是美籍华人作家谭恩美的半自传小说,曾多次获奖并被拍成电影,描写了从中国移居美国的四位女性与她们出生在美国的女儿们之间的心理隔膜和感情碰撞。虽然出生在美国的女儿们接受了大量西方文化影响,但她们的内心仍保留着孝顺长辈、团结家庭的价值追求。通过导赏电影和文学,吴晓佳老师开辟了一条通向海外华人生命体验和内心情感的路径,将读者带入独特的华文文学世界。

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文文学作家们虽然身处不同的社会背景,但他们的血液里却始终流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这些基因融合当地文化和时代色彩,生根发芽、代代传承,不断丰富与拓展民族情感的内容和表达,生长成中国故事中不可缺少的精彩一环。

“中山讲堂”第257讲主讲嘉宾吴晓佳

 

吴晓佳老师(左三)与志愿者合影留念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