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讲堂”第251讲:岭南篆刻,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

作者:苗苗 来稿:办公室 摄影者:黄月波 发布时间:2019-08-13 阅读数: 

清代篆刻大家丁敬有诗云:“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美国学者威廉·罗肯特将从事篆刻工作的艺术家称为“能使石头唱歌的艺术大师”。一把刻刀,一块石头,经过篆体文字的巧妙组合,能将万千气象凝聚于小小的石面上,带给人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这就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篆刻艺术。2009年10月,中国篆刻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岭南地区,篆刻艺术有着怎样的渊源和发展?有哪些值得留意的代表性人物和作品,留下了哪些不一样的印坛风景?7月27日,“中山讲堂”第251讲邀请了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东南方印社社长蔡照波,以“岭南篆刻”为题开讲,带读者领略这一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在岭南分支的独特魅力。

蔡照波老师1979年入读中山大学中文系,直至硕士毕业。他师从古文字学家商承祚教授,学习篆刻,研修古文字,并被推举为中山大学篆刻社首任社长。他曾任广东南方电视台党委书记兼台长,广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高级编辑;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会会长;第24届、26届、27届中国电视艺术最高奖金鹰奖评委。如今蔡老师是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东南方印社社长、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任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影视文学委员会主任等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他曾先后受聘为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讲授“新闻”“印学史”“篆刻”等课程,现任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他在《中国书法》《人民日报》等刊物发表篆刻作品及艺术评论和随笔多篇,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展,出版作品集多部,并在《百年西泠·中国印》等多个国际篆刻创作活动中担任评委。2014年,他被评为“广东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

本场讲座,蔡照波老师从南越王墓出土的几方印章,谈到民国时期广东在篆刻艺术上的重要突破和代表性人物,进一步分析岭南篆刻的源流、风格演化和发展脉络等,帮助读者认识岭南篆刻艺术。研究岭南印学,从现有实物印章入手,最早是1983年南越王墓出土的11方文字印章,其中就有著名的“文帝行玺”印。由该印章可见,两千多年前的岭南印章艺术水平已相当高,对研究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特别是岭南印学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明中叶到晚清,岭南印坛出现了不少彪炳中国印学史的篆刻大家。在中西碰撞、新旧交替的时代,广东篆刻家们开创并续写了一部流光溢彩的岭南篆刻发展史。当下欣逢盛世,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岭南篆刻家应该有做“时代艺术家”的担当,振奋民族精神,引领社会风尚,让艺术成为时代振兴发展的积极力量。“艺术要跟这个时代同频共振”,岭南篆刻也应在继承中创新,展现出独特的审美意趣和精神旨归。

蔡照波老师深入浅出地将岭南印坛两千多年的传奇历史娓娓道来,赢得了全场读者的热烈掌声。根据读者提问,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多年创作积累的得意作品和“私房心得”,吸引了不少读者互动交流。

“中山讲堂”第251讲主讲嘉宾蔡照波

 

蔡照波老师(右三)与志愿者合影留念

 

讲座结束后,读者与老师继续交流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