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讲堂”第262讲:《论语》书名与实际内容新译解

作者:李雅玲  来稿:办公室  摄影者:徐鑫    发布时间:2019-10-30  阅读数:2088次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起《论语》,每个中国人都能不自觉念出几句耳熟能详的句子。作为儒家最经典的著作,《论语》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等价值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历史发展。对这样一部经典著作,前人已经做了无数的注解和研究,但依然无法穷尽其中的奥妙。10月19日,“中山讲堂”第262讲邀请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荣休教授谭世宝,与读者分享他研究《论语》的心得。

谭世宝是山东大学历史学博士、香港理工大学语言学博士,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通史、中国思想史、孔子儒家文化财富史、中国佛教文化财富史、孙中山历史文献、澳门史、悉昙学与汉字音韵学等;出版有《天下为公:孙中山的中国梦与澳门》《悉昙学与汉字音学新论》《汉唐佛史探真》等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

谭世宝教授做学问追求博古通今,讲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多年的学习与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研究方法。《论语》中的一字一句都经过历代学者的反复考究,汉代经学家秦近君曾用十多万字解说《尚书》首篇《尧典》的题目,因此今人研究古籍也应学习古人“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陈寅恪)的认真态度。谭世宝教授借鉴粤方言所蕴含的古汉语音义,对《论语》书名中的“论”字作了详细的解析。自班固《艺文志》以来,主流的看法都认为“论”为“编纂”之义,但谭世宝教授通过粤方言与通语的阴阳入对转,认为“论语”其实就是“录语”,与禅宗的“语录”,朱熹的“语类”类似。“论(leon6)—录(luk9)—类(leoi6)”之间的阳入阴对转关系,恰好可以解决许多人将“论”解释为“记录”、却“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问题。《论语》的实际内涵,应是以记言为主的言行录。谭世宝教授特别强调,粤方言所保留的完整的四声(平上去入)及阴阳入对转,是正确解读古文字的有效工具。

按照这样的思路,谭教授又继续分析了《论语》中“乐”“而”“仁”“邦”等字词的古汉语音义内涵,给在座的读者特别是粤方言读者带来极大的启发。他呼吁研究古代经典必须从“说文解字”入手,像训诂之类的古之“小学”现今依然濒危,希望有更多的人继承发展,才能达到返本开新的境界。

人文精神参天地,中华经典育人心。邀请优秀专家学者解读文化经典,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进一步传播和交流的平台,是公共图书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的题中之义。本期讲座也是我馆“国粹经典·翰墨流香——《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教育推广系列讲座的第二讲,未来我馆还将聚焦更多经典作品,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恒久的魅力和时代的风采。

 

“中山讲堂”第262讲主讲嘉宾谭世宝

 

谭世宝教授(右四)与“中图之友”志愿者合影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