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讲堂”第254讲:解开眩晕谜团

作者:李雅玲  来稿:办公室  摄影者:黄月波    发布时间:2019-09-05  阅读数:1457次 

生活中,人们经常会有头晕的体验,有的只是偶尔迷糊,稍事休息就能好转;有的却可能反复出现,且发作时感到天旋地转,疼痛难忍,而这后一种体验,很可能就是眩晕。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发病原理涉及多个学科,后果也是可大可小,严重时可以危及生病。在病人看病时的主诉症状中,眩晕也是仅次于头疼和发热的存在。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眩晕这一常见病症,8月17日上午,“中山讲堂”第254讲特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黄海威教授,为大家讲解眩晕的相关知识,解开眩晕谜团。

黄海威教授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眩晕中心主任。他1989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1994年获硕士学位,为广东省卫生厅脑血管病防治专家组成员,有20余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尤其擅长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毒与放射性脑病、脊髓病等的诊治,对神经科常见症状如头痛、肩臂痛、腰腿痛、失眠和抑郁焦虑症状等诊治亦颇有心得。

“一般我们常说的头晕、头昏,指的是头脑昏沉、头重脚轻的表现;眩晕则是一种运动的幻觉,是对空间位置感觉的主观体会错误,患者发生眩晕时会感觉自己或者周围的物体在旋转或者上下升降。”讲座刚开始,黄海威教授就为我们指出了一般性头晕和眩晕的区别,并告诉大家眩晕也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眩晕,常见于周围性眩晕,主要与内耳前庭的病变有关,常表现为耳石症、梅尼埃病等,虽然影响生活质量,但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恶性眩晕,多为中枢性眩晕,与脑部疾病例如脑梗塞、脑出血、脑肿瘤、脑炎、多发性硬化、遗传性共济失调等有关系,其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日甚至数周,常伴头痛、视矇、肢体乏力等症状,通常预后不好,且危及生命。对于高龄、伴随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症状、眩晕持续时间长、既往有脑血管疾病史的患者来说,尤其需要警惕恶性眩晕。

那眩晕是如何产生的呢?黄海威教授指出,这与我们人体平时维持平衡的“平衡三联”有关,即前庭系统、视觉系统、本体感觉,通俗来说就是耳朵、眼睛和中枢神经系统。因为它们与小脑和大脑皮层有着广泛联系,故而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眩晕症的发生。此外,颈椎疾病也是引发眩晕症的一种原因,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有些人当头转动或者处于某一特定位置时容易出现眩晕、耳鸣等感觉。也有的人会因为重大的精神刺激而发生眩晕。

不同的原因导致的眩晕有不同的症状,但单纯凭借症状也无法最终诊断,因此黄教授建议,眩晕症患者求医时,除了详细描述症状、细节、既往病史和处理外,还要完善相关检查,例如前庭功能检查、听力学检查、CT与MRI等影像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明确病因后,再到相关的科室进行干预治疗。

对于患者普遍关注的日常护理问题,黄海威教授提醒,要注意行动时不能突然变动头位或体位,比如起床时不能动作太快,不能做剧烈运动,防止摔倒或跌伤等。同时要避免情绪激动,防止暴饮暴食,禁烟酒,控制好血压。当眩晕发作时,患者需要注意卧床休息,控制紧张情绪,减少声光刺激和头颈活动。互动环节中,黄海威教授带领的中山一院东院眩晕中心团队还以视频、真人示范等方式,展示了一些前庭康复训练的方法,以实用的日常训练方法帮助患者们减轻眩晕困扰。

 

中山讲堂”第254讲主讲嘉宾黄海威

 

医生指导患者做前庭康复训练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