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讲堂”第245讲:鲁迅文学创作中的战争书写

作者:苗苗  来稿:办公室  摄影者:徐鑫    发布时间:2019-06-24  阅读数:1737次 

鲁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评价:“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生活的年代充满战火硝烟,战争是如何影响着鲁迅的人生?对于战争,他的笔下又呈现出怎样的观察和思考?6月15日,“中山讲堂”第245讲邀请了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文学思想研究中心教授李茂增,以“鲁迅文学创作中的战争书写”为题开讲,带读者们重读鲁迅,回顾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文坛沧桑。

李茂增老师是北京大学哲学硕士、文学博士,曾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中文系教授,现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文学思想研究中心教授,兼任解放军军事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代表性学术著作包括专著《现代性与小说形式》《无言之美—朱光潜评传》、译著《视差》《写作与救赎》等,曾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

本期讲座,李茂增老师从民族主义思想与尚武之魂、主奴辩证法与抵抗的陷阱、民气与民力、战争文学翻译、未竟的红军题材小说等方面,以鲁迅生平和作品为经,以同时期国内外多种文本为纬,梳理了鲁迅跌宕起伏的一生,也为读者展开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学图景。鲁迅生活在一个战乱频仍的时代,战争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人生选择,成为其文学创作重要的底色和背景。鲁迅曾就读两所军校,有三枚刻着别号的图章:“戎马书生”“文章误我”“戛剑生”,又与弟弟周作人合称“汉真将军后裔”,1902年赴日留学进一步发展了“尚武”精神,写下了早期的小说作品《斯巴达之魂》。许寿裳评价这部小说是“借了异国士女的义勇来唤起中华垂死的国魂”。到了《破恶声论》,鲁迅在对日本的观察和批判中反思我国国情,在《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中批评投降言论,提倡国人不能失掉“自信力”。1927年后,鲁迅把译介的热情和重点转向了苏联战争文学,认为“对于中国现在也还是战斗的作品更为紧要”。鲁迅一直在思考民族革命战争,后期计划以红军为题材创作小说,可惜未能完成。他一生中虽然没有亲上战场,但以笔代枪,在精神的战场上守护民族家国,凝聚人心热血。在当代重读鲁迅,依然能读到国难沧桑,民生忧戚,更激励我们珍爱和平,守望未来。

李茂增老师的细致讲解得到了现场观众的热情肯定。在读者互动环节,老师根据读者提问,又分享了自己对同时期其他作家的战争书写、中外战争文学差异等问题的看法。

“中山讲堂”第245讲主讲嘉宾李茂增

 

李茂增老师(后排右三)与志愿者合影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