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馆举办“心聆感影”项目2018年口述影像志愿服务培训

作者:罗杏芬、秦晓婕  来稿:中文报刊部  摄影者:冯慧敏(志愿者)    发布时间:2018-12-11  阅读数:1923次 

由于视力障碍,视障人士无法像普通人一样欣赏电影艺术。针对这一需求,我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主动走近视障人士,联合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助残服务总队于2012年开始运作“心聆感影”无障碍电影现场讲解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目前该项目已持续运营6年,以我馆视障读者服务中心为依托,实现了常态化发展,受益群体涵盖各类型残障人士以及普通市民体验者。

为继续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打造专业的志愿服务团队,11月24日至25日,我馆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心聆感影”项目2018年口述影像志愿服务培训活动。通过培训,让更多人关注口述影像服务、关注残障读者对电影艺术的渴求,了解视障读者的文化服务需求,并组织学员系统学习口述影像相关知识,从实践的角度掌握口述艺术。

参与本次培训的学员有学生、教师、公务员、外企工作人员、心理咨询师和社工等各行各业人士,年龄跨度大,甚至吸引了多位从外地慕名而来的口述影像志愿团队负责人。我馆精心安排培训课程,邀请了李淑莹、叶志海、张倩昕三位导师授课,并编写了相关培训资料,为学员提供口述电影样稿。最终有40位学员完成了相关培训课程并通过考核,领取了培训证书。

张倩昕是一名视力障碍者,现任广东省盲协秘书长,是广东本土培养的首位视障研究生,从事残障社会服务与研究。她的授课结合自身实际,从视力障碍的定义与成因、视障人士的主要特点、视障人士的文化服务需求以及助盲的服务技巧等四个方面,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为学员进行讲解,并重点讲授避开服务误区的方法和实用的助盲服务技巧。

李淑莹是“心聆感影”项目讲解队队长,有近十年的为视障人士提供口述影像服务的经验。她在课程中系统介绍了口述影像的概念、原则、专业操守和适用场景等相关知识,从选电影到口述脚本的撰写等作了翔实细致的讲解,向学员展示如何完成一部口述电影服务。

叶志海是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暨南大学大学生艺术素质教学部副主任、副教授,在公共艺术教育和语言艺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在课堂上从声音的锻造以及口述语言的运用等方面,向学员介绍如何用自身的声音语言来塑造口述影像,示范了日常进行声音和气息训练的方法,帮助学员们养成讲述电影的好声音。

为了让学员切身体会口述影像的现场氛围,此次培训还组织学员作为体验者,参加了25日上午的《相爱相亲》无障碍电影欣赏活动,戴上眼罩后更真切地体验视障人士通过讲述人的声音欣赏电影的感受。为学以致用,我馆特地安排了口述电影实践指导课,组织学员进行电影片段试讲,并邀请了视障人士作为培训顾问,对学员的讲述进行点评和指导,进一步加深学员对口述影像服务的理解。

在培训班结业仪式上,主持人对本次课程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和总结,并邀请三位口述影像顾问为学员颁发了培训证书。学员们共同分享了参与培训的感受:有的学员表示亲身体验过无障碍电影的现场氛围后,更加坚定了为残障读者服务的初心;有的学员认为通过培训可以得到系统的训练,在讲电影的技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有的学员认为此次培训帮助自己反思了此前做主持、打辩论曾经犯过的错误,也认识了一群心存大爱的朋友。

本次培训班培养的学员将作为电影讲述人参与我馆“心聆感影”无障碍电影项目2019年的服务活动,其中来自惠州和顺德的学员将尝试在当地复制“心聆感影”项目的运营模式,为残障人士开展讲电影文化志愿服务。我馆的“心聆感影”项目正进一步提高专业性,在模式化运作的基础上不断打造特色创新的志愿服务平台,按照从“示范”到“推广”的运营思路,让口述影像志愿服务走近越来越多的残障人士,帮助身处黑暗中的他们感受多彩视觉艺术的魅力。

张倩昕(右站立者)讲解助盲服务技巧

李淑莹(讲台授课者)引导学员通过游戏提升口述影像服务技巧

叶志海(讲台授课者)指导学员运用声音气息

学员江静仪试讲电影片段

视障人士廖悦华(左)作为口述影像顾问为学员颁发培训证书

2018年口述影像志愿服务培训培训班学员及授课老师合影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