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工艺,色彩之旅——“中图悦读会”第47期活动小记

作者:谢锶涵、谭翔尹  来稿:中文借阅部  摄影者:谭翔尹    发布时间:2018-11-28  阅读数:1949次 

植物染色,指利用大自然中的各种植物,提取其所含色素对被染物进行染色的一种工艺,又称为“天然染色”。10月28日,第47期“中图悦读会”以“传承工艺,色彩之旅——植物染色的今昔”为主题,通过主讲嘉宾分析讲解、植物染工艺演示与读者染色体验等环节,开启关于天然色彩的探索之旅。

本期主讲嘉宾韦筱颖,是“植染手作坊”创办及主理人、传统植物染色技艺及手鞠技艺研习者,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植物染料染色”项目传承人黄荣华先生。近年来,她潜心研究植物手染绣线,致力于利用植物染技法复苏还原传统手工绣线色彩。

“在生产传统手工纺织品——织、染、绣的整个过程中,染色是其中一个十分关键、且锦上添花的环节。”活动一开始,韦老师首先讲解了植物染色在传统手工织纺品中的重要作用,推荐了《中国最美织染绣》《染作江南春水色》两本图书。紧接着,结合《国产植物染料染色法》《中国植物染技法》两本书的内容,回顾了植物染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从有关色彩汉字的演变与史书对色彩的记载,梳理了植物染技术的发展轨迹;从染官、染所及古代皇家、官员与百姓身着的颜色,讲述了植物染色彩的应用场景;从植物染原料、媒染剂以及直接染色、媒介染色、还原染色这三种染色方法,分析了植物如何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奇妙的色彩变化。总而言之,我国把植物应用于染色,既古且久,并已掌握相当水准的技术。

讲完植物染的过去,那么它的今天又是怎样的呢?这门传统手工技艺在我国古代基本上通过工匠间师徒相传,也没有具体、量化的操作流被史书详细记载。因此,当现代化学染色“量产”大时代到来后,这门传统手艺业已悄然退出纺织行业历史舞台,在我国近乎失传,真是令人惋惜。因此,韦老师也表达了我国当代研究草木染手工艺人的理想追求,希望能慢慢寻回古代植物染技术,并将之改良运用到工作生活中。

在植物染工艺演示与读者体验环节中,韦老师讲解了植物染具体的操作流程,并设计了简易的体验环节。体验所用的染料苏木,是药店有售的药材,上色效果好,适合日常染色使用。四个亚克力透明盆中分别装有活动现场熬煮好的苏木水,在读者把白色的丝巾浸湿、染色后,韦老师往四个盆中分别加入了不同的媒染剂:一盆绿矾,一盆蓝帆,两盆明矾。通过媒染,原本红色的苏木水发生了颜色变化,这就是媒染剂在植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媒染步骤结束后,往加了明矾的其中一盆苏木水中加入白醋,染出的丝巾出现了深浅颜色的差异。韦老师解释说,温度、酸碱度等都会影响染料色彩的变化,因此植物染色彩也非常的丰富多样、令人着迷。

每一次对古老手工艺的追溯,都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运用现代科学知识,通过细致的观察与实验研究,现代手工艺人为传统手工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我馆举办第47期“中图悦读会”:以“传承工艺,色彩之旅——植物染色的今昔”

第47期“中图悦读会”主讲嘉宾韦筱颍展示植物染色卡

植物染原料与成品展示

读者体验植物染

读者展示植物染体验成品

第47期“中图悦读会”工作人员与嘉宾合影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