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史合一,千古一人——“中山讲堂”第198讲解读毛泽东诗词

作者:苗苗  来稿:业务办公室  摄影者:李伶    发布时间:2018-05-22  阅读数:2230次 

毛泽东同志一生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用大气磅礴、瑰丽多姿的文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其中更蕴含着独特的思想哲理和文艺特色。5月5日,“中山讲堂”第198讲邀请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朱向前,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诗词解读”为题开讲,带读者们系统分析毛泽东同志的诗词,重新发掘其中的文化魅力。

朱向前老师是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全军优秀教师,专业技术三级,文职一级;现任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协全国委员、军事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评委;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央电视台主讲嘉宾;已出版《诗史合一》《莫言:诺奖的荣幸》等专著、文论集20余种;曾获鲁迅文学奖、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

本期讲座,朱向前老师依托一个现象、两个比较、三个小结的基本框架,带我们系统解读了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不仅挖掘出其中的盛唐遗风和万千气象,更为我们开拓了走近毛泽东同志的全新视角。一个现象是指毛泽东同志逝世42年后的今天,其诗词传播日益广泛,影响深远,逐渐成为一种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习近平同志曾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引用毛泽东诗词,时下获得高口碑和高收视的央视综艺节目《中华诗词大会》中也频繁出现毛泽东诗词的介绍和推广,就连日常生活中也能听到各年龄层的人在交流中使用毛泽东诗词。从这一现象展开,朱向前老师比较了毛泽东同志的诗作和词作,又比较了当年的创作背景和如今的创作环境。从创作数量上看,毛泽东同志的诗、词数量是平分秋色的,但在影响范围来看,词作的传播要比诗作更广。就创作环境而言,毛泽东同志的诗词多诞生在战乱饥荒年代,正是中华民族的艰苦斗争成就了这样气势磅礴的伟大作品。如今我们有幸生于和平年代,承担着新的时代使命,虽然难以想象那段斗争岁月的艰苦卓绝,但通过重读毛泽东诗词,能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不忘初心,获得继续前行的力量。细读了《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蝶恋花·答李淑一》等作品后,老师总结了毛泽东诗词的三个艺术特点,一是豪迈大气,二是想象浪漫,三是文采华美。由此得出三个结论:毛泽东同志是一流诗人;毛泽东同志的创作擅长古为今用;毛泽东同志的诗词是诗史合一。

朱向前老师清晰又系统的讲解受到了在场三百多名读者的热烈欢迎,有读者在讲到动情处更唱起由毛泽东同志诗词谱曲的歌,将红火的气氛延续到讲堂之外。

我馆举办“中山讲堂”第198讲

 

“中山讲堂”第198讲主讲嘉宾朱向前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