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鉴宝赏银器,熠熠生辉迎新春——“中山讲堂”第188讲关注银器鉴赏与收藏

作者:苗苗  来稿:办公室  摄影者:梁卓华    发布时间:2018-03-07  阅读数:1787次 

银器有着温润、洁白、细腻的外表。比之黄金,没那么豪华张扬;比之钻石,少了些冷凛清高。它的品质高雅而不高调,内敛却不失尊贵,世世代代深受人们喜爱。除了是保值的贵金属,像其他辗转流传的珍宝一样,银器的品相、纯度、工艺、设计风格等,更凝结着各个时期和地区的文化特征。如何欣赏一件银器?收藏和鉴定银器又有哪些学问?2月10日上午,“中山讲堂”第188讲邀请著名银器收藏家和研究者刘玉平,以“永不消失的光泽——银器鉴赏与收藏”为题开讲,带读者们走进流光溢彩的银器世界。

刘玉平是高级经济师、高级鉴定师,著名银器收藏家和研究者,现为全国集邮联合会外联部部长,国内几家著名拍卖行银器拍卖部顾问,华夏收藏网的银器版版主,出版有《世界银器概览》《洋古董:银器》等研究专著。

本期讲座,刘玉平老师以多年的收藏鉴定经历和学术研究经验,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实用主义等多个方面,介绍了银器的历史、价值、收藏与鉴赏知识,带领读者们发掘银器独特的审美意蕴。银器出现于约6000年前西亚的两河流域,13世纪前后,欧洲的银器制作达到了较高水平,为了加强监管,官方对银器的生产销售和鉴定等形成了严格的制度,各类银器逐步被打上多种印记,记录了包括生产国家与地区、纯度、生产年代、生产者姓名、生产工厂及销售公司、免税与征税标记等信息。二战以后,世界白银组织要求各国生产的银器向银含量92.5%靠拢,于是现在银器的银含量均为92.5%,并且打上925标记,成为世界银制品的统一标准。

刘玉平老师还重点介绍了我国银器发展简史。我国银器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从出土的文物看,当时先辈们已掌握了金银平脱技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银器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至秦汉,已经可以用铸造、焊接、掐丝、镶嵌、抛光等多种工艺制造出色彩艳丽美轮美奂的器皿;至唐,白银制品深入社会各界,尤其受到皇室和宗教上层人士青睐,制作工艺达到高峰;一直到明清,银制作工艺吸收了历代精华,又达到新的高度,留下了很多传世精品。在讲解银器历史的过程中,老师穿插展示了多件精美的银器,如唐代鎏金双狮纹菱弧形银盒、清代纯银刻花酒壶、清代掐丝珐琅彩鎏金带扣等。金银宝石交相辉映,令读者们目眩神迷,赞叹不已。结合实例,老师从外观、加工装饰技艺、艺术风格等方面,进一步讲解了欣赏银器的方向和细节。每件银器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经济信息,鉴赏者从银器精美的光泽中,体会到收藏的乐趣、时光的神奇以及祖辈令人惊叹的智慧和创造力。

“中山讲堂”第188讲主讲嘉宾刘玉平

 

读者观赏珍贵银器

 

主讲嘉宾刘玉平(右五)与志愿者合影留念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