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火天工景泰蓝——“中山讲堂”183讲带您品鉴600年皇家工艺

作者:李雅玲  来稿:办公室  摄影者:李伶    发布时间:2018-01-08  阅读数:2275次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里,绽放着无数令人赞叹的艺术奇葩,景泰蓝就是其中尤为耀目的一朵。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在明景泰年间工艺就已经达到极高水平,尤其以优雅悦目的蓝釉著称,故被后世称为“景泰蓝”。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景泰蓝几乎就没有走出过皇宫,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传承了600多年、具有纯正皇室血统的帝王级奢侈品,并名列我国工艺美术“四大名旦”之首。如今,曾深锁宫墙之内的景泰蓝已经在收藏市场叱咤风云,但对许多普通人来说,它依然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景泰蓝工艺有何特别?究竟美在何处?昔日的皇家独享艺术,在当代有着怎样的传承与发展?作为2018年“中山讲堂”的开官之作,1月6日,我馆邀请了国际知名景泰蓝工艺美术大师李荣魁,带领读者共同领略这显赫600余年的皇家艺术之美。

李荣魁老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院士,中国文物收藏鉴定中心鉴定专家组副组长,中央工美联合会副主席和珐琅专业委员会主任。他从青少年时代起便从事景泰蓝的设计、生产、研发、传承及鉴定等工作,在近60年的艺术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造型新颖、纹样独特、细而不繁、美而不浮,不仅被多次选为国礼、荣获国际国内各种大奖,许多佳作更成为闻名全球的当代文物。

讲座中,李荣魁老师以工序繁琐、釉色艳丽、集体创作、造价昂贵等关键词描述景泰蓝的特色。景泰蓝的制作,要经历制胎(主要为铜胎,后期亦有银胎、金胎等)、掐丝(用铜丝掰出各种曲线形成图案,粘贴在铜胎上)、点蓝(涂上以石英、长石、硼砂等矿物质经高温烧制而成的釉料)、烧蓝(反复烧结直至釉料与铜丝达到高度一致)、磨光(打磨烧蓝后的景泰蓝使釉料均匀、掐丝显露)、镀金(为磨光好的景泰蓝镀金)6大工序、108道小工序,使用的胎料、釉料也都为贵金属或矿物质,可谓不惜工本、不惜财力,因此才成为皇家专属工艺品,有“只有官窑(官方珐琅作坊),没有民窑”的说法。而在发展历史上,一般认为其起源于元代,盛于明清;至咸丰年后官窑解散,匠人分发到各地,同时由于对外贸易的刺激,民间也逐渐开设作坊制作经营景泰蓝制品,但一直到民国时期,总体水平都不及前代。1949年后,因国家采取积极的保护、扶持政策,这一古老技艺得以恢复和发展。2006年,景泰蓝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也有学校或基地专门开设专业课程,以促进该工艺的传承。

李荣魁老师分享了自己60年来从事景泰蓝制作等工作的心得体会。他现场介绍了3个景泰蓝作品,即为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设计的《淘公仔》、仿照宫廷旧制的《仿宫万寿吉庆蒜头瓶》、为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创作的《紫荆花开香港尊》,让大家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景泰蓝雍容华贵、精致大气的富丽气象和无穷魅力。

金丝婉转成佳品,铜火天工铸传奇。从前,人们喜欢择一事、终一生,用满满的诚心和专注,成就巧夺天工的技艺和历久弥新的精品。在这个越来越忙碌、越来越钢筋铁骨的时代,如何沉下心来,重新认识并传承祖先们那些如诗如画的神奇工艺,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思考的问题。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我们能多一分关注,聚万千信念,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中山讲堂”183讲主讲嘉宾:李荣魁

 

李荣魁老师讲解景泰蓝制作工序

 

李荣魁老师品鉴景泰蓝作品

 

读者排队鉴赏景泰蓝作品

 

李荣魁老师与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合影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