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时代光影,走近乡村文化——听中山大学罗成副教授解读《百鸟朝凤》

作者:苗苗  来稿:办公室  摄影者:朱怕怕、李伶    发布时间:2017-12-28  阅读数:2091次 

去年五月,第四代导演吴天明的遗作《百鸟朝凤》一上映就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热烈讨论,热潮持续至今。电影讲述了新老两代唢呐艺人在传承唢呐这门民间艺术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这个关于唢呐的故事为何会打动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观众?简单的故事情节背后还有多少玄机和启示等待我们挖掘?12月15日,“中山讲堂”第181讲特邀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罗成以“乡村文化的生活——电影《百鸟朝凤》的艺术感与历史感”为题开讲,带领读者们一探电影背后的艺术内涵与历史意义。

    罗成老师是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近年学术兴趣主要集中于现代中国的文艺思想、文学经验与文化研究,参编有《西方文学理论》《艺术学原理》等国家级教材若干种,入选2017年度第六届“士恒青年学者”计划。

    本期讲座,罗成老师从电影中的乡村视野引入,从出品人的“跪求”事件、当代艺术评论的“文化主义”偏见、吴天明导演的人生历程、故事情节背后的“文化——社会”历史性危机、唢呐匠从民间礼俗艺人转为非遗传人的困境等多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唢呐兴衰折射的时代变迁,延伸出影片对当下的乡愁文艺、民间非遗、乡村振兴战略的关切和启示。电影《百鸟朝凤》作为一项文化产品,既是商品化工业的产物,也是创作团队和观众思想的载体。出品人方励不惜在直播平台上“跪求”院线多排片,这除了是一次成功的营销,也源自他本身所代表的时代对电影价值观的认可和推崇。上映之初,评论界曾轻视作品,而后期却口碑飘红,戏剧性的反转提醒学术圈中的“标签主义”“发展主义”反思自身的盲目自信。吴天明导演一生饱览影坛风光,在70多岁时选择拍自己的家乡,拍当地文化特色唢呐匠,简单的故事里浓缩着他一生的执着、真诚和忧虑。跳出个人和圈子,影片中唢呐匠的人生起伏反映的正是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社会变迁:高速增长期,唢呐匠作为乡村礼乐传承者,地位崇高备受尊敬;增长停滞期,唢呐匠能维持生计,但地位被降为普通手艺人成为边缘;城乡差距拉大,唢呐班子师兄弟们纷纷进城务工,唢呐匠面临生活和传承的双重危机。影片的最后,唢呐匠吸引了负责非遗传承的政府工作人员的注意,但导演却没有乐观的表述。唢呐并不仅仅是一种“纯艺术”的技艺,更是一种依托于社会生活的实用技艺,本质上是一种完整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经验的形式载体。简言之,成为非遗放入博物馆的唢呐,离复兴还很遥远,只有蓬蓬勃勃的乡村建设和乡村人民发自内心的生活需要,才能赋予唢呐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习俗、礼仪、民乐种种,皆是散在角落、携带乡愁基因的重要载体。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无疑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重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支撑,文化传承更离不开乡村复苏,只有真正实现乡村振兴,让人口回流乡土,文化才有扎根的土壤。在不断变化的时代语境下,乡村文化该何去何从,导演没有给出答案,而罗成老师的解读则为读者开启了更多思考的空间。

“中山讲堂”第181讲主讲嘉宾罗成

 

罗成老师(前排右四)与志愿者合影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